提及冷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应用?以及冷火怎么自制?的相关内容,许多人不太了解,来看看小华的介绍吧!
冷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应用?
砹元素符号At,原子序数85,原子量210(最稳定的同位素的质量数),外围电子排布6s26p5,位于第六周期第ⅦA族。是极不稳定的元素,约有25种同位素,都有放射性,其中最稳定的210At半衰期最长,只有8.3小时。金属性较其它卤族元素强。熔点302℃(估计),沸点337℃(估计)。易挥发,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化学性质与碘相似,比碘易氧化、难还原。1940年美国人考尔森、麦肯齐和西格雷用α粒子(氦离子)轰击铋,第一次制得210At。半衰期为7.5小时。砹的原文是“不稳定”的意思。在地壳中砹的总量少于28.35克,它多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如镭、锕、钍等的蜕变产物。供研究用的砹都是人工合成的,由高能α粒子轰击铋原子核而得。
冷火怎么自制?
“冷火”的制作,唯一找到的就是用煤油和棉布。
用100%棉布裹成一个小球,滴上即可,大部分人用的是ZIPPO的火机油,火焰大且明亮,也有用花露水的,火焰小,也没有那么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