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君不密失其国,臣不密失其身”是什么意思?以及君不密则失臣典故?的相关内容,许多人不太了解,来看看小泰的介绍吧!
“君不密失其国,臣不密失其身”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原话是: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意思就是:君主如果不注意保密工作,就要失去追随他的臣子;做臣子的如果不注意保密工作,就要性命不保。【原文如下】:“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俗译】:《易经》节卦关于“初九”的爻辞说:“不出户庭,无咎。”孔子说:“之所以总有‘乱’发生,其乱之源往往是由言语引发的。君说话不慎密则失信于臣,臣说话不慎密则灾殃及身,重要的事情不慎密则造成祸害。所以,君子处事说话谨守慎密,不乱出去,也就不会乱说话。”
君不密则失臣典故?
君主不守机密,就会使臣下受损害;臣下不守机密,就会使自身受损害。旧指慎守机密之重要。语出《易.系辞上》:“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宋.田锡《将赴泰州上奏》:“臣闻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臣去年所上第一章,下在中书;第二第三章,留中不出。臣虑陛下失臣,忧微臣失身。”
清.李调元《谈墨录》卷一〇:“上谕曰:‘臣不密则失身,君不密则失臣。朕斯谕,当书诸绅,以为终身诵。’”
也单引〔臣不密则失身〕。
《汉书.师丹传》:“上以问将军中朝臣,皆对曰:‘忠臣不显谏,大臣奏事不宜漏泄,令吏民传写,流闻四方。臣不密则失身,宜下廷尉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