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为五斗米折腰”出自哪首诗?)

提及李白不为五斗米折腰?以及“不为五斗米折腰”出自哪首诗?的相关内容,许多人不太了解,来看看小威的介绍吧!

李白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为五斗米折腰,出自《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是陶渊明所说,不是李白。

五斗米:是指晋代朝廷中信奉“五斗米道”的权贵。

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曾写出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类似著名诗句。

“不为五斗米折腰”出自哪首诗?

《不为五斗米折腰》

原文: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尚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②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素简贵,不私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耶!”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③》。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④上人。性不解音,而蓄琴一张,弦徽⑤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琴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二,所有文集并行中世。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李白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为五斗米折腰”出自哪首诗?)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