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善如流是什么意思?(上善若水,从善如流原文?)

提及从善如流是什么意思?(上善若水,从善如流原文?)的相关内容,许多人不太了解,来看看小亮的介绍吧!

从善如流是什么意思?

从善如流的意思是指,要像流水一样,不断地从善,不断地改进自己,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地取得进步,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

上善若水,从善如流原文?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既弘扬水的精神,也道出了一种处世哲学: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要有极大的可塑性。因为水性柔而能变形。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盘中是杯盘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

上善若水,从善如流是谁写的?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经》,从善如流出自左丘明《左传·成公八年》,具体此句出处不详,应为改编而成。大致句意: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时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人生就像流水一样有起有伏并不平坦,一切都随缘顺着自然的发展进行。告诫人们行善,处事顺其自然。

从善如流,典故由来?

公元前585年,郑国不敌楚国的进攻,求救于晋国。晋将栾书奉命前去救援,使楚军退兵回国。后来栾书又去攻打蔡国,蔡国急忙向楚国求救,楚国只好派公子申和公子成率军救蔡。

晋大将赵同和赵括向栾书请战,准备率兵攻打援蔡的楚军。这时,栾书的部下智庄子、范文子、韩献子阻止说,此次与楚军交战,胜了也不光荣,败了则会令人羞耻,于是建议收兵回国。栾书采纳了他们的建议。

军中有人对此持异议,认为辅佐栾书的有十一个人,只有智庄子等三人主张收兵,而主战的人占多数,因此应按多数人的想法行事。

栾书回答:“正确的意见才能代表多数。智庄子他们是贤人,他们的正确意见便能代表多数人的想法。”于是,他下令退兵回国。

过了两年,栾书率兵攻下了蔡国后,又想去攻打楚国。智庄子、范文子、韩献子等人分析了具体情况后,又建议栾书暂时不要攻打楚国,而去攻沈国。栾书又一次采纳了他们的建议。

栾书能正确听取部下的意见,时人便称赞栾书“从善如流,宜哉”!形容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

过而不弃,从善如流是什么意思?

心地善良,不离不弃之意

从善如流与从谏如流的异同?

相同的地方都是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不同的地方在于:从善如流指的是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和建议。从谏如流则是善于听取别人反对的意见和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从善如流是什么意思?(上善若水,从善如流原文?)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