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制氧气的方程式?
2H2O=通电=2H2+O2↑。
电解制氧法:
把水放入电解槽中,加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以提高水的电解度,然后通入直流电,水就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是加热符)
再给你几个制氧气的方程式吧.
2H2O2〓2H2O+O2↑
(要加MnO2做催化剂)
2KClO3〓▲2KCl+3O2↑
(也要加MnO2做催化剂)
氧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主要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来制氧气,过程可简单表示为:
空气→(加压降温)液态空气→(蒸发分离)氮气、液氧(因为氧气的凝固点高,氮气先汽化)
工业上用什么方法制取氧气?
1、工业上一般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膜分离技术、吸附法等制取氧气。
2、电解制氧法。
把水放入电解槽中,加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以提高水的电解度,然后通入直流电,水就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每制取一立方米氧,同时获得两立方米氢。
用电解法制取一立方米氧要耗电12~15千瓦小时,与上述两种方法的耗电量(0.55~0.60千瓦小时)相比,是很不经济的。
所以,电解法不适用于大量制氧。
另外同时产生的氢气如果没有妥善的方法收集,在空气中聚集起来,如与氧气混合,容易发生极其剧烈的爆炸。
所以,电解法也不适用家庭制氧的方法。
3、膜分离技术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
利用这种膜进行多级分离,可以得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氧气的富氧空气。
4、吸附法制取氧气。
利用氮分子大于氧分子的特性,使用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离分出来。
首先,用压缩机迫使干燥的空气通过分子筛进入抽成真空的吸附器中,空气中的氮分子即被分子筛所吸附,氧气进入吸附器内,当吸附器内氧气达到一定量(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打开出氧阀门放出氧气。
经过一段时间,分子筛吸附的氮逐渐增多,吸附能力减弱,产出的氧气纯度下降,需要用真空泵抽出吸附在分子筛上面的氮,然后重复上述过程。
这种制取氧的方法亦称吸附法.利用吸附法制氧的小型制氧机已经开发出来
氧气的工业制法方程式?
工业制氧气有四种方法,分别是分离液态空气法、膜分离技术、分子筛制氧法(吸附法)和电解制氧法。
其中分离液态空气法是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蒸发。
1分离液态空气法
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比液态氧的沸点(‐183℃)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
2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利用这种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
利用这种膜进行多级分离,可以得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氧气的富氧空气。
3分子筛制氧法(吸附法)
利用氮分子大于氧分子的特性,使用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离分出来。
首先,用压缩机迫使干燥的空气通过分子筛进入抽成真空的吸附器中,空气中的氮分子即被分子筛所吸附,氧气进入吸附器内,当吸附器内氧气达到一定量(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打开出氧阀门放出氧气。
工业制氧气的原理?
工业上制取氧气是利用各种成分的沸点不同,把空气中的氧气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
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的不同,使液态空气的各成分分离,是物理变化。
工业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
工业制氧法:
第一是物理法,主要是液态空气分离法制取氧气。
第二是化学法。
化学法制氧有电解水法,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钾(KOH)或氢氧化钠(NaOH)以增加水的电离度,电化学反应方程式:
2H2O(电流)=2H2↑(氢气)十O2↑(氧气)。
该方法耗能较大,但有副产品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