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术发明?
活字印刷术是宋代毕昇发明的,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活字印刷术是什么时候创造的?
我国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在唐朝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展完善,产生的。
活字印术四大步骤?
活字印刷是我们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把需要印刷的字经过排版后,用墨汁刷就可以了。
下边来说下具体步骤:
第一步:
首先在排好的版上刷上水,接着刷上墨,墨要刷的均匀。
版可以用木头制作,也可以用不溶水的硬纸来制作。
第二步:
然后在排好的版上铺上一张纸,铺好后就不要再移动了,在刷子上抹上一点蜡。
第三步:
接着拓印使纸贴在纸上快速的拖擦等到每个字都显现出来,
第四步:
最后小心地,慢慢地把纸揭开,静候晾干即可。
印刷术的发明过程课文?
在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前,是传统的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最早出现在隋朝先是把木板刨平,然后在木板涂一层浆糊,再把写好的确文稿翻贴在版面上,刻字工人把字一个个刻出来。
待到印刷时,将油墨涂在制好的文字版上,再盖上白纸,用刷子轻轻刷平,文字就印在纸上了。
雕版印刷不仅笨拙费力,又浪费材料,每一版只能用一次,而且存放不便,如遇错别字又极不易更改。
毕舁看到小孩玩泥巴受到启发:
如果用泥巴捏成一个个的字,然后再排列成句子,不就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效率了吗?他经过不断实验,反复摸索,最后决定在泥巴里面加入了一些胶水使泥巴更硬,这样既容易刻又刻不坏。
他先把泥巴切成小方块,在上面刻上字,烧硬,冷却,再将刻好的单字按韵排好。
以便查找。
印刷时,按文章找出活字,将其排列在铁板上,四周用铁框固定。
除此,他还在铁板上预先铺一层纸灰、松脂和蜡混合成的黏合剂。
然后,把活字版放在火上烤,黏合剂熔化时,就用平板将单字牢牢地压平,等冷却后,每一块活字版就成了一个坚固的整体。
接下来,只要在版上刷上油墨,敷上纸,轻轻一压就可以了。
等印完后,再用火将铁板烤热,黏合剂熔化后,就可以将活字取出来,保存,以备下次使用。
毕舁发明的这种胶泥活字印刷术概括起来有五大步骤,即制作活字、排版、印刷、拆版和活字归韵,比起雕版印刷,这种方法制版迅速,印刷质量高,而且可以重复使用,节约了材料又缩短了印刷周期,堪称印刷史上划时代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