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赫尔巴特兴趣观的主要内容?
赫尔巴特兴趣观的主要内容是,人的行为是由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推动的。
换句话说,只有当一个人对某些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愿意去做这些事情。
这个观点解释了人们在做同一件事情时,为什么有些人更感兴趣、更有动力,而有些人可能会丧失兴趣、缺乏动力。
赫尔巴特的兴趣观认为,人们内在的动机和兴趣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这些因素影响着她们的行为和表现。
这个观点对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因为如果人们在学习或工作中能够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就会更可能表现出色,获得成功。
赫尔巴特故事?
赫尔巴特生于德国奥尔登堡一个律师家庭。
他母亲是一个聪惠而有教养的人,对赫尔巴特十分关心。
她请了一位很有学问的家庭教师来培养赫尔巴特。
在她和家庭教师的精心培养下,赫尔巴特在语言、逻辑学、哲学等方面都学得很好,特别是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2岁进文科中学学习以后,他开始研究康德的哲学着作,13岁即写了一篇哲学论文。
17岁对毕业班同学就一个哲学问题作了一次报告,深受师生好评。
1794年他进入耶拿大学学习法学。
毕业后到瑞士一个贵族施泰格尔家里当了三年家庭教师,教育施泰格尔的三个孩子。
这三年的家庭教师工作对他一生影响极大。
通过对三个孩子的教育,他对教育事业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兴趣。
他非常认真地工作,并不断地总结经验,每两个月左右写一份工作报告给施泰格尔,三年共写了24份。
这些报告为他以后撰写教育着作打下了基础。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工作水平,他拜访了当时著名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并认真研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发表了介绍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论文。
1800年他辞去家庭教师工作,回到家乡,后在朋友帮助下到不来梅一所教堂学校担任数学教师工作。
1802年,他到哥廷根,一边教书一边学习,不久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哥廷根大学担任讲师,教哲学和教育学。
他的课极受学生欢迎,所以不久即升为副教授。
1809年他应聘去柯尼斯堡担任哲学和教育学教席。
在这里他不仅讲课,而且积极参与教育改革。
他创办了教学论研究所、教育研究所和师范研究班、附属实验学校,为培养优秀教师作出了贡献。
赫尔巴特一边从事教育实际工作,一边勤奋写作,撰写了大量哲学着作、心理学着作和教育学着作。
这些着作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一些教育学着作,如《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已成为世界教育名着。
1841年8月11日,赫尔巴特突然昏迷,与世长辞。
他为教育事业辛勤工作、为教育科学努力奋斗了44年。
赫尔巴特被西方教育史界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一书被视为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着作。
赫尔巴特和凯洛夫什么关系?
赫尔巴特(1776-1841)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世界教育史上成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凯洛夫(1893-1978)是原苏联著名教育家。
凯洛夫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相比较,是在赫尔巴特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完整、系统。
赫尔巴特是哪国人?
赫尔巴特是德国人。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1776年5月4日-1841年8月14日)。
赫尔巴特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
在赫尔巴特之前,教育学家们通常把道德教育和教学分开进行研究和阐述,教育和教学通常被赋予不同目的和任务。
赫尔巴特的开创性贡献在于阐明了教育教学之间的联系。
他明确指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