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相马经有隆颡蚨日蹄如累麹之语什么意思?
千里马的额角高而幸满,眼睛闪闪发光,四个蹄子又大又端正这个故事出自明朝杨慎所著的《艺林伐山》书中说:
“伯乐《材马经,有‘隆颡蚨日,蹄如累麴’之语,其子执戎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其父日:
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麴尔。
’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日:
‘此马好跳,不堪御也。
’所谓‘按图索骏’也。
”
孙阳为什么要写《相马经?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
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据说,伯乐把自己丰富的识马经验,编写成一本《相马经》,在书上,他写了各种各样的千里马的特征,并画了不少插图,供人们作识马的参考。
伯乐有个儿子,智质很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
他看到《相马经》上说:
“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便拿着书,往外走去,想试试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远,他看到一只大癞蛤蟆,忙捉回去告诉他父亲说:
“我找到了一匹好马,和你那本《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来的酒曲块!”
伯乐看了看儿子手里的大癞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气,幽默地说:
“这马爱跳,没法骑呀!”
《艺林伐山·伯乐·相马经》有“隆颡蚨蛈日,蹄如累曲”之语。
其子执《马经》以求马。
出见大蟾蜍,谓其父曰:
“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曲尔。
”爱老怜贫
伯乐是啥意思?
伯乐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职业,主要是指挑选马匹的工作。
伯乐是一种职业。
伯乐指挑选马匹的专业人士,起源于中国古代。
古代的伯乐是通过对马匹的体型、体态、气质等进行辨别和挑选,以选出优秀的马匹,以此为基础培养优秀的骑手,提高战斗力。
现在也有将“伯乐”一词用来形容察觉别人的优点或才能,并给予支持和培养的人。
徒弟寻千里马的典故?
在伯乐暮年之时,有一回秦国国君秦穆公召见他时间他说:“您的年纪也很大了啊!在您的后辈人中有谁能够继承您寻找千里马呢?”伯乐回答道:“对于一般的良马,它的特征很明显,是可以从其外表上、筋骨上观察得出来。
而那天下难得的千里马呀,看起来它与一般的好马差不多,论其特征,也是很难捉摸,好像是若有若无,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