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什么?
边际效应递减有时也称为边际贡献递减,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1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是: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在边际效用中,自变量是某物品的消费量,而因变量则是满足程度或效用。
消费量变动所引起的效用的变动即为边际效用。
为什么边际效用会递减?
边际效用会递减的原因是因为效用有最大值。
从数学上说,效用有最大值的条件是一次导数等于0,二次导数为负值。
既然效用有最大值,效用的二次导数即边际效用的一次导数必为负值。
只有边际效用递减,效用二次导数才为负值。
所以,边际效用必须是递减的。
边际效益降低什么意思?
在一定时间内,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开始增加消费量时,边际效用会增加,即总效用增加幅度大,但累积到相当消费量后,随消费量增加而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少;若边际效用仍为正,表示总效用持续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平缓;消费量累积到饱和,边际效用递减至0时,表示总效用不会再累积增加,此时总效用达到最大;若边际效用减为负,表示总效用亦会逐渐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