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鞋子的码数与尺寸如何换算?(鞋子的尺码如何换算?)的相关内容,许多人不太了解,来看看小刚的介绍吧!
鞋子的码数与尺寸如何换算?
鞋子的码数与尺寸各个地方换算不一样,下面介绍几个地方的如何换算:
(1)欧洲: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的鞋码一般如下计算,单位是厘米:
鞋码=1.5*鞋楦长=1.5*(脚长+2)
(2)美洲:美国、加拿大的鞋码是以用英寸衡量鞋楦长度:
男鞋码=3*鞋楦长-22
女鞋码(常见)=3*鞋楦长-20.5
(3)中国:中国大陆于60年代后期,中国制定了“中国鞋号”,长度间隔为1号(1厘米),宽度为1(最窄)-5(最宽)。这是最初的旧版鞋号。
进入21世纪,中国大陆市场上的鞋被要求全部标注新鞋号。新旧鞋号的换算公式为:新鞋号=(旧鞋号+10)/2。
鞋子的尺码如何换算?
鞋子的尺码换算因国家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国际常见的鞋码对照表:
1.中国尺码:220225230235240245250255260265270
2.美国男士尺码:6.577.588.599.51010.51111.5
3.美国女士尺码:55.566.577.588.599.510
4.欧洲尺码:35.5363737.53838.53940414243
5.英国尺码:33.544.555.566.577.58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的鞋子可能会有些微的差异,请尽量按照您平时穿的鞋子的尺码来选择合适的鞋码。
鞋子的尺码是怎么算的?
鞋码是有计算方法的,大多数是以脚长为计量单位的,鞋码=脚长x2-10,这样换算出来的长度就是适合自己的码数。脚长计算方法(厘米):脚长=(鞋码+10)÷2(脚长单位:厘米鞋码单位:码)
不过不同的国家、地区制作出来的鞋子码数是略有不同的,一般鞋子尺码分为国际、欧洲、美国和英国,都是根据脚长来取决于码数大小的。
而中国标准码数采用的毫米数或者厘米数为单位来衡量鞋子码数的大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38码、39码、40码等,根据自己的脚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码数就可以了。
鞋子毕竟是穿在脚上的,所以要以舒适为前提,一般最好选择在下午购买鞋子,因为脚在下午会略微肿胀,此时所确定的尺码穿起来更为舒适一些,如果在上午购买很容易出现偏差,这点还是要注意下的。
十个脚趾可以在鞋里自由地活动是理想的尺码,同时,也要有舒服的衬垫和适度的内部空间。而且,鞋底面与脚部凹陷处的弧度十分合脚,踝骨与脚尖触不到鞋。脚后跟部的鞋底上表面要很好地贴住脚后跟,走路不会滑来滑去。
我们习惯性的测量方法是以伸进去一只食指为目标,如果食指能够伸进去就是最为舒适的鞋子,切记鞋子不能大也不能小。
脚的长度对应的尺码?
39码的鞋子24.5厘米,为7.35寸。
39码指的是24.5厘米,码数与脚长的换算公式为:(码数+10)×0.5=(理论脚长)cm,例如:39码的鞋:(39+10)×0.5=24.5cm。所以39码的鞋是24.5厘米。
销售的鞋子,尺码换算公式为:鞋长(脚长)=(标注数字+10)/2,单位是我们熟悉的国际标准度量衡(长度)--厘米
鞋子一个码长多少?
鞋子一个码长0.5厘米。如35码(35十10)÷2=22.5厘米,36码(36十10)÷2=23厘米,23一22.5=0.5厘米。
鞋子的尺码参考表怎么看?
我国惯用的鞋码有两种,一种是英美制的,数值比较大,即36码、37码之类的;另一种则是我国制定的,唤作脚长,以厘米或毫米算,也即平常所说的23cm或230mm。这两种鞋码的换算方法大致如下:
脚长*2-10=鞋码(脚长单位:厘米;鞋码单位:码)
例如:25*2-10=40,也即25厘米的脚长对应40码。
40码=(40+10)/2=25厘米
41码=(41+10)/2=25.5厘米
42码=(42+10)/2=26厘米
43码=(43+10)/2=26.5厘米
44码=(44+10)/2=27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