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环食是什么意思?(日环食的昼夜长短?)

提及日环食是什么意思?以及日环食的昼夜长短?的相关内容,许多人不太了解,来看看小英的介绍吧!

日环食是什么意思?

日环食(annularsolareclipse)是日食的一种。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形成光环。这是因为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但是距离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的。发生日环食时,物体的投影有时会交错重叠。

2012年5月21日,日环食现象现身天际,本次日环食,在我国境内可以观察到的时间最长达4分33秒。另,2013年11月3日,全球多地出现日全环食,据称此次日全环食系本世纪第二次日全环食。

2020年6月21日下午,“日环食”天文景观现身天宇。本次“日环食”的“食分”达到了0.99以上,即太阳整个圆面有超过99%的面积被遮住,几乎接近全食。这样的“日环食”也被称为“金边日食”。

扩展资料:

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在民间传说中,称此现象为天狗食日。

日食只在朔,即月球与太阳呈现合的状态时发生。日食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全环食。观测日食时不能直视太阳,否则会造成短暂性失明,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永久性失明。

2020年,全球范围内可以观测到的日食有两次,分别是6月21日的日环食和12月15日凌晨的日全食。

日环食的昼夜长短?

日环食与昼夜长短分布没有关系。日环食取决于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三者在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处于日地之间,也就是农历初一(朔)时,易发生环食现象。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日环食是什么意思?(日环食的昼夜长短?)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