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雨水口深度规范要求?(楼顶侧面雨水口高度?)的相关内容,许多人不太了解,来看看小祖的介绍吧!
雨水口深度规范要求?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要求,水落管直径不应小于100mm,其最大汇水面积宜小于200平米。一般经验水落管间距是12—18米。水落管直径不应小于100mm,其最大汇水面积宜小于200平米是《屋面工程技术规范》中的4.2.12条的条文解释,是建议性质的。中国地域很大,降雨量差别也很大,相同的建筑屋面实际计算出来的雨水管数量也不同,设计者可结合当地的降雨量控制
楼顶侧面雨水口高度?
楼顶侧面雨水口是排除屋顶雨水的出口,屋顶不应该有积水,要及时排除雨水,要不然会造成屋顶防水层过早损坏,造成房屋漏水,影响使用。
水往低处流,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所以雨水口高度不易太高。屋顶都是有坡度要求的,中间最高,一般往屋檐处放坡,坡度一般不小于2%,在屋檐处形成排水沟,水流入排水沟,排水沟再形成坡度,以便水汇往雨水口处,再流入落水管排至低下。
所以雨水口高度应该是屋面最低的地方,一般也要低于周围屋面高度最小不小于15公分,最大不大于25公分吧!因为太低了不易满足构造要求,也影响使用,容易堵塞,造成水流不畅。
屋面雨水口尺寸规范?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要求,水落管直径不应小于100mm,其最大汇水面积宜小于200平米。一般经验水落管间距是12—18米。水落管直径不应小于100mm,其最大汇水面积宜小于200平米是《屋面工程技术规范》中的4.2.12条的条文解释,是建议性质的。中国地域很大,降雨量差别也很大,相同的建筑屋面实际计算出来的雨水管数量也不同,设计者可结合当地的降雨量控制。
平篦式雨水口和偏篦式雨水口区别?
回答如下:平篦式雨水口和偏篦式雨水口是两种常见的雨水排水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一些区别。
1.结构区别:
-平篦式雨水口:雨水口的篦子与地面平齐,形状呈平面状,可以直接将雨水导入下水道或雨水收集系统。
-偏篦式雨水口:雨水口的篦子与地面呈倾斜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杂物进入下水道。
2.功能区别:
-平篦式雨水口:主要用于雨水的快速排水,能够有效地减少积水现象,防止雨水倒灌进入建筑物。
-偏篦式雨水口:除了具备快速排水的功能外,还能够阻止大块的杂物进入下水道,以免堵塞排水系统。
总的来说,平篦式雨水口更注重快速排水功能,适用于排水需求较大的地区;而偏篦式雨水口则更注重防止杂物进入下水道,适用于需要兼顾排水和阻止堵塞的地区。
屋面内排雨水口做法?
(1)确定屋面坡度的形成方法和坡度大小;
(2)选择排水方式,划分排水区域;
(3)确定天沟的断面形式及尺寸;
(4)确定落水管所用材料和大小及间距,绘制屋顶排水平面图。单坡排水的屋面宽度不宜超过12m,矩形天沟净宽不宜小于200mm,天沟纵坡最高处离天沟上口的距离不小于120mm。落水管的内径不宜小于75mm,落水管间距一般在18m~24m之间,每根落水管可排除约200平方米的屋面雨水。水专业规范,每根落水管可排除约250平米的屋面汇水面积(汇水面积含屋面的墙面面积)。
雨水口施工技术要点?
1、在铺完二层水稳,压路机碾压结束后,紧跟人工将雨水落水井挖出。
2、雨水口采用现浇混凝土,浇筑净空700mm*400mm方井。井厚30cm。浇筑到比二层水稳面高出2厘米,不影响一层沥青摊铺,然后用钢板将雨水口覆盖。
3、雨水口浇筑完后,先铺筑层沥青混凝土,再安装雨水箅子。待铺筑的沥青混凝土冷却后,人工挖除沥青,拆除钢板,对雨水口周围沥青混凝土切边,留出雨水口外围尺寸,并雨水口内杂物。
4、检查雨水口顶面高程无问题后,对混凝土顶面洒水湿润,用1:3水泥砂浆在需要安装箅子的位置坐2cm厚砂浆,然后安放雨水口箅子底座,底座内边要用砂浆抺。安装要保持基底平整,箅子底座整体着地,稳固无松动。
全文共1788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