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远镜如何计算倍数(天文望远镜的倍数怎么算的)

天文望远镜如何计算倍数?

放大倍数=物镜焦距/目镜焦距。

如果望远镜没有标明物镜焦距,可以实际测量一下。

例如,量出太阳成像的直径,并根据太阳每米焦距成像直径为8.7mm计算即可。

另外,物镜焦距一般能够从镜筒的长度估计出来。

天文望远镜的倍数怎么算的?

问望远镜能看多远本身没什么意义。

因为我们就算仅凭肉眼都能看见数百光年远的恒星,所以从观察距离来说望远镜和肉眼没有区别,理论上都能看见无限远。

不过确实不少人都被“望远镜”这个名词顾名思义误导掉了,以为真能看得更远,望远镜的功能其实也是将被观察的物体放大而已,或者也应该叫“放大镜”吧?言归正传,望远镜放大倍数很容易算,口算都成,就是“物镜焦距/目镜焦距”,假如某个物镜焦距700mm的望远镜配上焦距20mm的目镜,放大倍数就是35倍。

天文望远镜的放大倍率多少比较合适?

根据实际用途确定即便是入门级的天文望远镜,倍数基本也能达到100倍以上,用来观测距离地球最近的月球没什么问题,还可以配合太阳滤光片来观测太阳(必须要安装专业的太阳滤光片,否则会灼伤眼球)。

另外,有个别美丽的星云也不需要太大的观测倍数,搭配星云滤镜即可呈现出较好的观测效果。

若想要观测距离较远,体积较大的木星和土星,观测倍数就要达到150-200倍,在观测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观测到木星的大红斑和土星的光环。

高端天文望远镜的观测倍数可达200-300倍(口径也会更大),甚至300倍以上,这种望远镜用来观测体积相对较小、距离地球较近的火星及金星时将会有更好的效果。

观星望远镜多少倍最好?

观星的话,双筒的8-12倍最好,目镜42-50倍最好。

不同望远镜的倍数不同,最好选择倍数在20倍以上的天文望远镜。

如果是观星,双筒8~12倍最好,目镜42~50之间,背脊镜。

而望远镜7x50的好一些,成像稳定,微光环境下亮度高,但体积重量偏大,不太适合外出使用。

因此,最好选择倍数在20倍以上的天文望远镜。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天文望远镜如何计算倍数(天文望远镜的倍数怎么算的)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