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对翁同龢评价(翁同龢怎么念)

历史对翁同龢评价?

翁同龢是晚清政坛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在甲午战争中,他坚持抵抗日本,反对投降,戊戌变法,他力求变法,对中国和名族做过巨大的贡献。

他出生世家,从小就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饱读诗书,最擅长书法。

翁同龢长期在朝廷担任要职,所处的时代也是晚清政治动荡的时代。

他爱国,苦心焦虑,力图变法,拒降主战,从这些方面看的出忠君爱国人士为了挽救国家政治走上布满荆棘的道路上奋斗者。

当然翁同龢作为一个统治权贵,朝廷的⼤⾂,⾃然也受历史的局限。

但是,他在反抗外敌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任的精神和胸襟是值得我们敬仰的。

翁同龢怎么念?

拼音:

wēngtónghé

释义:

人名。

(公元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晚号瓶庵居士,清常熟人。

咸丰进士第一,官至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先后为穆宗、德宗师傅,宏奖士类,屡掌文衡,戊戌政变前罢官,卒于家。

后追谥文恭。

其诗文简重,书法沉雄,晚岁以绘画自娱,山水有古致。

翁同龢的功过?

维新变法时期,作为康有为和光绪帝的牵线人,变法的纲领性文件---《定国是诏》的起草人。

翁同龢对于维新变法是起过重要作用的,并且翁同龢也确实是在维新变法时期被革职查办且永不叙用(实际上是慈禧的命令)。

但是,翁同龢改革的动机真的是维新救国吗?到了变法运动的中期,翁同龢对康有为的作品《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极为不满(其本质上还是封建士大夫的代表),转而反对维新,疏远维新派。

并且极力阻碍光绪帝的变法事宜,引起光绪帝的强烈不满。

归根结底,翁同龢对于变法起到了一些推动作用,但是最终慈禧和光绪都不再信任他(尤其是光绪帝),逐步脱离了改革的方向。

所以,翁同龢算不上彻底的改革派。

总体而言,翁同龢还是属于保守派的代表,处理政事的能力一般,其所作所为顶多算是能力有限的臣子的问题,毕竟慈禧才是大清朝一言九鼎的一把手。

要说他误国误民,还是言过其实了些。

只能说其不是一位合格的政治家。

翁同龢是官三代吗?

翁同龢的爸爸翁心存晚清大臣,官至休仁阁大学士,曾任吏部尚书,翁同龢的爷爷翁咸封嘉庆三年官至海州学正,翁同龢确实是名正言顺官三代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对翁同龢评价(翁同龢怎么念)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