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龙鸟是什么鸟?
不是鸟,而是小型食肉恐龙
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年内1.4亿年的早白垩世。
1996年在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它的化石。
开始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
价值:
中生代以来,朝阳地区被卷入濒太平洋活动带,受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部板块俯冲作用影响,产生了一系列盆岭相间的构造格局。
主要盆地有7个,盆地内以火山沉积构造为主,其中赋存有极丰富的生物化石。
仅对金岭寺——羊山盆地东缘中段46.3平方公里范围内,即朝阳市北票为四合屯一带进行了重点地质调查,初步确定,已发现的中生代生物化石包括6个门、14个纲、20类、93个属、141个种,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热河生物群”,是中国辽宁省西部化石宝库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宝贵的地质遗迹,对研究生物起源、进化和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中华龙鸟的资料?
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年内1.4亿年的早白垩世。
1996年在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它的化石。
开始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
原始中华鸟龙在辽宁北票被发现,是世界发现保存完整的“带羽恐龙”,它为恐龙与鸟的亲裔关系提供了实证,在恐龙研究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中华龙鸟和鸟的区别?
它是最原始的鸟类,还是带羽毛的恐龙呢?中国科学家围绕这件稀有的化石开始了紧张的研究和讨论,很快有学者在一份中国杂志上发表论文,给动物起了个名字,叫“中华龙鸟”。
他们认为,该动物既然已经长了和鸟羽相似的羽毛,就应当属于鸟类,而且它应当就是鸟类的始祖。
中华龙鸟有多大?
中华龙鸟长约68厘米。
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年内1.4亿年的早白垩世。
1996年在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它的化石。
开始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
中华龙鸟化石长约68厘米,头骨低而长、脑颅很小,后肢长,前肢短壮,尾巴长,身上披有长而密的毛,嘴具剧齿状牙。
最初被认为是鸟,后中国古生物家经过细致的研究,将它归类为恐龙,并定名为“中华龙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