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和玄奘是同一时期的吗(唐玄奘真实故事)

六祖慧能和玄奘是同一时期的吗?

六祖慧能和玄奘不是同一时期的人。

玄奘是唐太宗时期的佛教禅宗高僧,在贞观初年前往印度取经,并在贞观时代回到长安。

属于唐初的人物。

六祖慧能是武则天称帝时代的南派佛教高僧,“自身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其名句。

属于盛唐时的人物。

比玄奘晚几十年。

唐玄奘真实故事?

玄奘的出身本来不错,他的父母也都是显贵人士。

玄奘的父亲陈惠乃一县之长,其母又是洛州长史的女儿。

玄奘是陈家的第四个孩子,但他的母亲在玄奘五岁那年便染病离世了。

玄奘八岁那年,家中再次遭逢变故,年迈的父亲辞官归乡,以至于陈家落魄。

一个退休的县令,是很难养活四个半大小子的。

为了让孩子们生活下去,陈惠只能将儿子送往寺庙。

最先被送走的,是玄奘的二哥长捷法师。

长捷法师住在净土寺,玄奘平日里经常去找二哥研究佛法,自此对佛教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玄奘十三岁那年,他也像哥哥一样遁入空门。

成年之后的玄奘,云游四海,造访名僧,先后向道深、慧休等禅师学习佛理,修行日深。

唐僧死时几岁?

唐玄奘生于602,卒于664年,共活62岁。

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

俗姓陈,本名祎(yi),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创始人。

针对唐玄奘卒年的争议,我特将唐玄奘取经后的活动大事简介如下:

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长安。

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

不久,唐太宗接见并劝其还俗出仕,玄奘婉言辞谢。

尔后留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各地名僧20余人助译,分任证义、缀文、正字、证梵等职,组成了完备的译场。

同年五月创译《大菩萨藏经》20卷,九月完成。

贞观二十年正月,玄奘译出无著《显扬圣教论》20卷;并口述由辩机笔受完成《大唐西域记》。

同年尚译出《解深密经》、《因明入正理论》,推进了因明在中国的发展,嗣又奉敕将《老子》、《大乘起信论》译作梵文,传于印度。

二十二年五月译出《瑜伽师地论》100卷,并请太宗作经序。

十月,译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不久,大慈恩寺落成,玄奘遂奉敕入住任上座,并悉心从事翻译佛经。

永徽三年(652),奏请建塔以安置经像,经高示敕许,乃于大慈恩寺西院营建雁塔。

玄奘“亲负篑畚,担运砖石,首尾二周(年),功业始毕”。

显庆三年(658)移居西明寺,因常为琐事所扰,遂迁居玉华寺,致力译经。

显庆五年,始译《大般若经》。

此经梵本计二十万颂,卷帙浩繁,门徒每请删节,玄奘颇为谨严,不删一字。

至龙朔三年(663)终于译完这部多达600卷的巨著。

此后,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译出《咒五首》1卷后,遂成绝笔。

同年二月逝世。

据载,玄奘前后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

所译之经,后人均称为新译。

玄奘法师于唐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圆寂后,初葬长安附近的白鹿塬上。

5年后,朝廷为之改葬于今长安兴教寺墓地,专门建塔供奉。

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军入长安,兴教寺墓塔被毁,法师遗骸为寺僧携至终南山紫阁寺安葬,即西安市户县紫阁峪的敬德塔下。

玄奘法师独自上路,被谁和谁所救?

玄奘法师独自上路先后被太白金星所救和五指山猎户所救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六祖慧能和玄奘是同一时期的吗(唐玄奘真实故事)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