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编钟3次演奏是哪三次?
答题:
我们知道曾侯乙编钟3次演奏分别是在:
第一次是在于一九七八年,第二次是在于一九八四年,第三次是在于一九九七年。
曾侯乙墓编钟还是曾侯乙编钟?
当然是曾侯乙墓编钟啊,表示从墓中出土的
曾侯乙编钟是谁复原的?
曾侯乙编钟是方国荣和他的儿子方晨修复的,目前保存于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墓编钟是什么共同奇迹?
答案是边宗是冶炼技术和音乐创造的共同奇迹
曾侯乙编钟的历史意义?
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学界为之震惊,因为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恢宏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曾侯乙墓编钟的铸成,表明我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它是我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曾侯乙编钟在几楼展厅?
曾侯乙编钟~位于一楼曾侯乙展厅!
拓展资料
战国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国家一级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
战国曾侯乙编钟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千克。
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
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