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琪玛是什么意思(沙琪玛和琪玛酥的区别)

沙琪玛是什么意思?

沙琪玛,又称萨其马、萨齐马、赛利马,其实都是满语的音译。

据考证,在满语里,“萨其”是“萨是非”、“马拉本壁”的缩音,是“切”的意思,因为“萨其马”属于一种“切糕”,再加上“码”的工序,即切成方块,然后码起来。

此词最早见于清朝乾隆年间傅桓等编的《御制增订清文鉴》。

在满文字典中,萨其马是由胡麻及砂糖制成的一种砂糖果子,由于当时找不到汉语代称,便直接将满语音译过来,就有了沙琪玛的名字。

沙琪玛和琪玛酥的区别?

口感不同

1.琪玛酥又名起马酥,是一种面制食品。

样式行同现在流行的沙琪玛,但是口感要比沙琪玛“硬”、“脆”,由于一般多放糖的缘故,也要比沙琪玛“粘”。

2.沙琪玛和琪玛酥区别如果觉得沙琪玛的口感过于绵软,喜欢有嚼劲儿的不妨试试这个琪玛酥,没看错,就是叫琪玛酥!

沙琪玛的做法和配方?

食材:

300g面粉、3个鸡蛋、3g酵母、70g白糖、70g麦芽糖、20g清水、油。

做法步骤:

第一步:

碗里打3个鸡蛋,加上3g酵母用筷子搅拌均匀,使酵母化开,然后分次加入300g面粉,边加边搅拌,搅拌成没有干粉的面絮,下手揉成偏硬的面团,盖上盖子松弛半个小时。

第二步:

松弛好的面团不用揉,直接擀成一个厚度大约2毫米厚的大面片,借助擀面杖用刀切成5厘米宽的长条,撒点干面粉防粘,摞在一起,切成细条,尽量切得细一点,因为之后炸的时候会膨胀很多,切好之后撒上适量的面粉防粘,抖散。

第三步:

起锅烧油,油温六成热下入面条,面条下锅之后会立即膨胀飘起来,轻轻翻动一下面条,炸至微微发黄捞出备用。

第四步:

另起锅,倒上20g清水,70g白糖和70g麦芽糖,小火不停的搅拌,炒至冒小泡泡,继续不停的翻炒,最终炒至颜色发红,冒大泡泡就可以关火了,立即倒入炸好的面条迅速翻拌均匀,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上点葡萄干、黑芝麻、花生碎等果干,也可以不加,使每一根面条都均匀的裹上糖浆。

第五步:

将裹好糖浆的面条倒到模具里,压紧实,稍微放凉之后脱模,切块,然后等彻底晾凉就可以开吃了。

不喜欢吃沙琪玛是什么意思?

或许是不喜欢吃这种软绵口感的甜。

也或许是一种委婉的拒绝方式。

平常吃的沙琪玛确实感觉很甜,甜度太过了,让人齁得慌。

而且沙琪玛还容易塞牙,确实不太好吃,这是其中一种可能,也有可能喜欢吃有点咸脆味道的。

还有可能是不太想接受你的好意,就说不喜欢吃。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沙琪玛是什么意思(沙琪玛和琪玛酥的区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