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难度的定义(跳水难度系数48和50哪个难)

跳水难度的定义?

动作难度系数是表明运动员完成动作的难易程度。

国际跳水竞赛规则为每一个跳水动作确定了相应的难度系数,它根据动作组别、竞赛项目(跳板、跳台)、器械高度、动作姿势和翻腾转体的周数等方面的差异来确定其数值。

运动员跳水时,动作简单,难度系数就低;动作复杂,难度系数就高。

例如:

3米板103B,难度系数为1.6。

10米台307C,难度系数为3.4。

对于同一动作,因器械高度不同,难度系数也有区别。

例如同是405C,1米板的难度系数为3.0,3米板的难度系数为2.7。

目前,国际跳水竞赛规则难度表上列出的最高难度动作是;3米板109C和307C及10米台109C,难度系数均为3.5。

跳水难度系数48和50哪个难?

跳水难度系数就没有48和50这两个标准,所以不存在哪个难的问题。

目前跳水运动员能完成的动作最高难度系数为3.8,还没看到有人能完成比这更难的。

跳水全给10分为啥是96分?

跳水比赛中,选手的得分由5名评委的评分决定,每名评委的评分为0到10分,最高和最低的评分被舍去,剩余3名评委的评分加和后除以3,得到的平均值就是该选手的得分。

因此,即使所有评委都给出了满分的10分,也可能因为最高和最低分被舍去而得到小于100分的得分。

此外,跳水比赛还存在着难度系数的加成,也就是说,不同难度的动作会有不同的加分,这也是为什么得分可能不是全10分的原因。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跳水难度的定义(跳水难度系数48和50哪个难)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