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粽子的正确做法?
1.煮粽子一定要冷水下锅,将粽子放入冷水中,随着水温慢慢升高,粽子的粽叶香味才回慢慢渗透到糯米中;
2.冷水下锅煮粽子可以让里面的糯米受热均匀成熟度完全一致;
3.如开水下锅的话会让粽子突然受热出现涨裂现象;
4.煮粽子的时候,水要没过粽子
粽子的煮法?
1.粽子一定要冷水下锅,并且要先煮后焖,一般一锅粽子要煮3个小时,再焖1个小时。
2.粽子要先用大火,煮开锅后煮一个小时,再改为小火。
3.水一定要开始就加足,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才软糯香甜,清香味浓郁。
4.煮粽子的时候还要加盐和食用碱这2种料,加少许盐可以让粽子更加的软糯,口感上会更好,加食用碱可以使粽子营养不流失。
注意:
煮粽子的时候不要剥掉粽叶,否则容易夹生。
粽子的配方简单做法?
所需食材:
圆糯米500克,豆沙100克,粽叶16张,粽线8条。
制作步骤:
第一步:
首先把糯米洗净泡水2小时后沥干水分,粽叶洗干净浸泡在水里备用。
第二步:
豆沙也分成8份,糯米分成8份,搓成长条形。
第三步:
粽叶2张,头尾重叠折成长三角形斗状,先放二分之一份糯米,再放入豆沙条馅,上面再铺上二分之一份的糯米,包成粽子之长条状,然后把粽绳绑好。
第四步:
把粽子放高压锅,加适量清水漫过粽子的2寸,等水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后关火,自然下气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