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石灰吟是唐诗还是宋词?(石灰吟古诗其一?)的相关内容,许多人不太了解,来看看小敏的介绍吧!
石灰吟是唐诗还是宋词?
《石灰吟》不是唐诗也不是宋词,因为作者于谦是明代人,准确来说,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可以说是一首七绝诗)
石灰吟
作者: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古诗其一?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
作品原文
版本一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版本二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石灰吟古诗原文?
竹石原文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原文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石灰吟竹石全诗的诗意?
《石灰吟》的大意是: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竹石》的大意是: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它的根牢牢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不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全诗表现了诗人那种刚烈、坚韧,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石灰吟》的翻译,完整的?
《石灰吟》的翻译
1、译文: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2、原文: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注释:
(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也作“千锤万击”或“千鎚万击”;指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粉骨碎身:也作“粉骨碎身”;浑:亦作“全”;怕:也作“惜”。
(5)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4、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