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虫养殖方法和配方?(轮虫是什么?)

提及轮虫养殖方法和配方?(轮虫是什么?)的相关内容,许多人不太了解,来看看小伟的介绍吧!

轮虫养殖方法和配方?

1、首先,选择优良轮虫种,原种培养应与培养槽分开,以免污染,培养1个月以后,周期性接种1次,保持培养容器和水质清洁。

2、然后,采取酵母宜多次投饵,每天换水25%、通气量每分钟每米3水40~100升、悬挂树脂吸附片等吸附水中悬浮物。控制纤毛虫和细菌等的污染。

3、然后,在培养液中,以每亳升1个的密度,放人体长1.2~7.0毫米的卤虫,控制游仆虫和尾丝纤虫;采用紫外线照射除菌等。每天收获以保持轮虫处于生长期。

4、然后,初孵无节幼体营养丰富,可作为“生物胶囊”等优点。近年来,90%的水产养殖者把轮虫作为优良的生物佴料。生物学特性为,轮虫身体细长,明显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5、然后,每天计数轮虫,确保合理的投饵量。培养优质藻类,每天在轮虫池添加一些藻类。6采收轮虫时,避免轮虫受到猛烈冲击。收获后及时清洗或药浴,避免病菌带人培育池。收获或强化后(处于饱食状态为佳),及时投喂培育幼体,以免营养价值下降。

6、最后,要知道轮虫是一种耐高温、超盐生、世界性分布的小型甲壳动物,它具有生长发育快,休眠卵可长期保存,随时可孵化,一般24小时内可孵化。

轮虫是什么?

轮虫是身体极细小的多细胞动物,人们常误认为它是原生动物,常见于河流、湖泊、水坑和水渠中。轮虫以原生动物和其他微生物为食;进食时,它们通过摆动纤毛将食物拉人口中。轮虫在干旱时休眠,并能在这种状态下生活许多年。

轮虫是什么生物?

轮虫,袋形动物门,轮虫纲(rotifera或rotaria)近2,000种微小无脊椎动物的统称。在前端有纤毛,形似转轮而得名。轮虫是动物界,袋形动物门,轮虫纲。

轮虫和车轮虫有区别吗?

轮虫是鱼类的饵料,脑袋像个小轮子,轮子上布满小毛毛,在它想要运动和摄食的时候,它就会驱动这个小轮子转起来,大家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一个迷你版的潜水艇。轮虫分为两种,一种是淡水轮虫,一种是海水轮虫。淡水轮虫的代表就是我们最常见的萼花臂尾轮虫,海水轮虫的代表就是大名鼎鼎的褶皱臂尾轮虫。这两种轮虫都可以在网上很轻易的买到。

车轮虫是寄生虫,有害。虫体呈圆桶状、高脚杯状、盘状或盔状,顶部尖或平;口围绕体绕口围盘小于360⁰,或环绕2-3圈,口器明显;齿体复杂多样,相互间以齿锥或齿钩的突起相连接,齿体数一般15-40个(某些种可达60个);大核马蹄形或卵形;宿主分布广泛,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均有分布。

室内轮虫培养的几种简易方法?

1、种苗的采集与消毒工作

从池塘里捞取浮游生物的样品,在解剖镜下将轮虫分离出来。为了避免其它的浮游动物的混入,可先将轮虫用吸管吸到清洁的玻片上,之后再转移到培养的容器中,以保证轮虫的纯度。培养的水泥池在放种之前先要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清洗干净以后等待使用。培育轮虫用的水也要严格消毒。常用的药物是漂白粉,可以杀灭大部分敌害生物和藻类,余毒消失得也快,一个星期就可以使用。水在使用之前,要用少量的轮虫试水,如果轮虫没有什么不良反应,才能大量接种,轮虫的接种密度一般是2~5个/毫升比较合适。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过10~12天即可以扩大培养。

2、饵料投喂

培育轮虫基本都是用酵母和光合细菌,在培养过程中,要保持足够的光照,光合细菌对轮虫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投喂量是5×106~10×106个/毫升。并根据培养中的具体情况及轮虫吃食状况来确定投饵量,以吃饱没有剩饵为宜,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轮虫的生长。在较小的水体中培养轮虫,投喂酵母后要轻轻搅拌,使之分布均匀,还能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如果水体较大,在培育轮虫时,应采取向水中充气的措施,以保证培养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还可以防止饵料下沉,促进轮虫的快速生长。

3、轮虫的温度控制与扩大培养

轮虫生长对于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最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4~30℃,为了能使轮虫快速生长,要注意维持合适的水温。轮虫的生长发育与水质有很大的关系。在培养过程中,轮虫会越来越多,排泄物也会增多,水质很容易发生变化,所以,培育的过程中,要观察水质情况,定时加注新水。

在适宜温度和充足的饵料情况下,保持良好的水质,经过10天左右的培养,当轮虫的密度达到60个/毫升以上时,就要进行扩大培育或采收一部分增加空间。可以用200目筛网做成工具来捞取,也可利用灯光照射,使轮虫集中在一起,然后进行捕捞。为了使下次能继续培育,先要确定合理的捕捞量,培养池里保持一些轮虫,以便繁殖。

轮虫的生命周期有多长?

轮虫的生命周期大概有十天左右

轮虫是一种具有隐生特性的生物,当环境条件恶化,如水体干涸,温度不适宜时,轮虫可以停止活动,如死一般,代谢几乎无法测量,当环境适宜时又复苏。轮虫广泛分布于各类淡水水体中,在海洋、内陆咸水中也有其踪迹。部分具一定耐盐性的种类可在河口、内陆盐水以及浅海沿岸带的混盐水水体中生活,甚至大量繁殖。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轮虫养殖方法和配方?(轮虫是什么?)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