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粒和胶体有什么区别?
胶粒与胶体的主要区别如下:
一、特性不同
1、胶粒:
水中分散颗粒的稳定性;动力稳定性;胶体颗粒的带电现象;胶体颗粒的溶剂化作用。
2、胶体:
能发生丁达尔现象(丁达尔效应),产生聚沉,盐析,电泳,布朗运动等现象,渗析作用等性质;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
二、性质不同
1、胶粒:
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水体中胶体颗粒大小通常为1~100nm,它们的重力沉速低于10-2cm/s。
2、胶体:
是一种较均匀混合物,在胶体中含有两种不同状态的物质,一种分散相,另一种连续相。
三、应用不同
1、胶粒:
胶体颗粒作为一类重要的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2、胶体:
土壤的保肥作用,土壤里许多物质如粘土腐殖质等常以胶体形式存在;制豆腐、豆浆、牛奶和粥的原理(胶体的聚沉),明矾净水;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其形成原理是海水中的电解质使江河泥沙形成胶体发生聚沉。
胶核、胶粒、胶团定义?
胶粒是指内部的那部分。
一般是出现沉淀,形成胶核,然后胶核吸附正负离子,这一层是比较紧密的,形成胶核。
此时由于吸附正负离子的量不同,就会带上电荷。
即然胶核带有电荷,外围自然会吸引一堆负电荷的,这个吸引是比较松散的,形成胶团。
于是就变成电中性了。
毕竟正负吸引,要保持电中性嘛。
化学胶粒是什么?
化学胶粒属于胶体的一部分。
胶体微粒由于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而带电荷,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氢氧化物的胶体微粒带正电荷,金属硫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的胶体微粒带负电荷。
胶体颗粒按其对溶剂(水)的亲合力强弱,分为亲水性胶体和憎水性胶体。
亲水性胶体在水中保持稳定性的原因是在胶体颗粒表面上有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水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