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径的标准?(粒度分布干法和湿法的区别?)

提及粒径的标准?以及粒度分布干法和湿法的区别?的相关内容,许多人不太了解,来看看小祖的介绍吧!

粒径的标准?

粒的大小称作粒度,颗粒的直径称做粒径。通常用粒径来表示粒度。我们知道只有圆球形的几何体才有直径,而实际测量的物质形状各异,是有不存在真实直径的。因此在粒度分布测量过程中所说的粒径并非颗粒的真实直径,而是虚拟的“等效直径”。等效直径是当被测颗粒的某一物理特性与某一直径的同质球体最相近时,就把该球体的直径作为被测颗粒的等效直径。因此用不同原理设计的粒度测量方法的数据经常有较大的差异。虽然有些仪器有软件进行换算,实际使用既没必要,也不准确。

表示粒度特性的几个关键指标:

①D50: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大于它的颗粒占50%,小于它的颗粒也占50%,D50也叫中位径或中值粒径。D50常用来表示粉体的平均粒度。

②D97: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数达到97%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小于它的的颗粒占97%。D97常用来表示粉体粗端的粒度指标。

其它如D16、D90等参数的定义与物理意义与D97相似。

粒度分布干法和湿法的区别?

湿法就是用水或者其他液体作为分散介质进行分散然后测试的粒度仪.

干法就是用空气分散,一般用来测试遇水起反应或者发生形变的物质.

比如说,水泥就适合用干法,中药因为遇水会膨胀,也建议用干法。而一些乳液,则必须用湿法的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粒径的标准?(粒度分布干法和湿法的区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