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是怎么样形成的?
冰雹是在大气中形成的球形或不规则形状固体降水物,它起源于对流性云层中的强烈上升气流。
在这些气流的作用下,水滴会不断上升,逐渐凝结成冰球或者冰粒。
随着气流的不断升高,这些冰球和冰粒会被强迫往下落,但是途中遇到更强的上升气流,则会被抬升到更高的高度,多次循环之后便形成了较为坚硬的冰雹。
另外,冰雹还需要比较明显的上下气流的作用,才能在冰雹形成的过程中不断循环。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组成冰雹的水滴或冰粒不断上升和下落的过程,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冰雹。
为什么会下冰雹?冰雹是从何而来?
冰雹是一种由于强烈对流运动形成的一颗颗固态降水物,其产生的原理如下:
当空气上升时,空气会因受压缩而升温,升温使空气更轻,从而密度变小,当升至某个高度时,达到了所在层中空气的平衡状态,于是再向上运动就不再受压缩作用而冷却,这个时候,凝结核可以形成升华冰晶,随着水气的不断凝结,冰晶会变得越来越大,最终成为足够大的冰块。
这些冰块会在云中向下运动,当它们下降时,它们将通过那些载着另外的水滴的空气层。
当这些水滴与冰块相接触时,将凝结成新的冰晶,这些新的冰晶会围绕着旧的冰晶形成,最终彼此聚合形成了冰雹。
因此,冰雹的形成与强烈的对流运动密切相关,往往在大气中存在强烈的上升气流,导致水汽凝结成冰晶,随着冰晶大小的增长,最终形成冰雹。
一般来说,冰雹会在大气中高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的地区形成,通常在雷暴过程中。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冰雹和雷雨是同出一門的弟兄,它的母亲也是积雨云。
但它的降生必须有三个条件:
(1)强烈的上升气流
(2)空气中必须含有丰富的水分;
(3)上升气流顶部的温度须降低到冰点以下。
为什么呢?让我們一步一步地来解释由于夏季的空气比较潮湿,受热特别快,膨脹上升的力量常大,往往可以升到1万多米的高空。
地面虽然很热,但在1万多米的高空中,仍是严寒,温度是很低很低的,往往可以低到摄氏零下20—30度,所以随着空气上升到高空来的水蒸气和小雨滴,遇冷凝粘成大块浓黑色的层,其中的一部分水汽继上升到更高更冷的地方,凝成小冰珠或雪花。
这些雪花和冰珠,在上升气流比弱的时候,并始向下降落。
但是下层的空气是比较暖的,冰粒和雪花落到这里,表面一层冰雪又开始融化成水。
同时又吸集了許多水气,使它們附在自己周围。
为什么会下冰雹科学解释?
冰雹是由热气流强烈上升时产生的,也是由于冷热气流对冲导致。
就像是炎热的夏天,高涨的温度,遇到冷空气相互碰撞然后就形成了冰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