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书法学的谁(吴昌硕书法存世量)

吴昌硕书法学的谁?

吴昌硕的不同字体书法,学的对象不同,楷书学颜鲁公,隶习汉代石刻,篆学石鼓文。

行书学黄庭坚、王铎。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

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

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吴昌硕书法存世量?

据不完全统计,吴昌硕存世作品约为2万余件,其中,日本和亚太地区有着重要的分布,日本也是吴昌硕作品拍卖的一个重要战场,吴昌硕精品出现的日本拍场的几率也非常高。

目前所知的日本公私珍藏的作品就至少有2500件,这还不包括近年来回流的数千件在内。

吴昌硕斋号?

斋号为:

“缶庐”。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

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

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吴昌硕热心提携后进,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赵云壑、王个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

 1927年,吴昌硕逝于上海寓所。

吴昌硕作品集有《吴昌硕画集》《吴昌硕作品集》《苦铁碎金》《缶庐近墨》《吴苍石印谱》《缶庐印存》等,诗作集有《缶庐集》。

邓石如与吴昌硕相比如何?

邓石如,吴昌硕都擅长篆书,篆刻。

邓石如是前辈。

相比之下,邓石如的风格更清秀一些,吴昌硕的更粗犷一些。

吴昌硕最早的篆书?

1886年,42岁的吴昌硕完成了其一生最早的石鼓文手卷。

而此卷据说是为了同潘瘦羊换取当时最好的石鼓拓本“汪郋亭侍讲罗纹笺拓本”!因不愿错过如此千载难逢的机缘,于是用尽全力,一笔一划,极力与原刻相似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吴昌硕书法学的谁(吴昌硕书法存世量)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