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位的新规则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越位”指的是进攻方球员传球的一瞬间,进攻方负责接球的球员(此时该球员应在防守方半场内),比防守方除门将之外的最接近底线(或门线)的球员,要更接近底线(门线),此时即判定进攻方接球的球员越位。
此次修改规则的动机,便是鼓励在比赛中产生更多进球。
所以,在修改规则之前,进攻方接球的球员的任何身体部位,在传球的一瞬间,只要比相关的防守方球员的位置更加“前突”,那就判定为越位。
但是规则修改之后,接球的进攻方球员只要有一点身体部位(极端的例子:
脚后跟)还与相关的防守方球员的身体范围有重叠之处,那么,就不算作越位。
为什么要设置越位规则?
一、使进攻和防守在足球比赛中的重要性更加平衡,
二、如果没有越位,势必会有更多的进攻球员常驻对方危险区域,射门和进球的几率将大大提升,但同时却大大降低了比赛的观赏性和科学性;
三、现代足球发展至今,前锋、中场、后卫、守门员四条线的衔接与变化,也就是我们口头讲的球队整体性,已经成为衡量球队竞技水平的重要标准,一旦没有了越位,那么比赛的画面可能会回到以前那种没有中场,只有前后两极的时代,要么拼命射门,要么拼命防守。
这明显不符合现代足球的发展规律。
四、越位规则的不断演变,也将更好地推动足球比赛的全方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