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背后头的位置有个圆光环,叫什么(福建福州兴洲境三圣王由来)

观音菩萨背后头的位置有个圆光环,叫什么?

菩萨或神仙脑袋后面发光的那个圆圈叫圆光。

圆光又称头光、背光;是佛、菩萨及诸神灵头后的光圈,表示佛法的威仪。

圆光内或画莲花、卷草、石榴、团花、半团花或几何纹样等,每层边饰绕着圆光作装饰,特点是对称、连续、均齐、平衡,有严整的格律而又不失其活泼。

福建福州兴洲境三圣王由来?

据说,在北宋某年间,有三位不知何处来,又往何处去得道的僧人路过古鸠兹,行至白马山麓时,被“白马洞天”的隽秀风景所吸引,正准备上山游历一番,突然间,天空就电闪雷鸣,暴雨倾盆了。

三人于是躲在山脚的一棵白果树下避雨。

黑云压城,白光闪过,一声炸雷将白果树拦腰劈倒了,而三位僧人却岿然不动,安然无恙。

而后,其中的一个僧人忽然就看见西方云空有佛光闪烁,隐约中辨认,似乎是观音菩萨正对他们拈花微笑。

三个僧人连忙拜倒在地,感谢菩萨保佑。

当地百姓听说此事后,觉得观音菩萨显灵的地方,一定与佛有缘,便在僧人们避雨的所在修建了一座寺庙。

为了纪念那三位云游而去的高僧,寺庙命名为三圣寺。

故事仿佛长了腿脚,一传十,十传百不知怎么就传到了精通文墨的宋徽宗耳中。

皇上就欣然提笔,赐书“三圣古寺”。

一时间,三圣寺香客如云,十分兴旺。

到了元朝,三圣寺和白马洞天都已经成了当地百姓旅游度假的景点。

芜湖县令欧阳玄还特地为其赋诗,其中有“紫燕飞来如有约,玉骢驰去竟无踪。

几度攀萝寻胜迹,短筇扶我上虬龙。

”大画家王蒙不但画有形神兼备的《白马洞天》图,还题诗赞叹:

“紫燕避寒霜,万雏啄石乳。

风响百神来,千山动灵雨”。

从此,千年古刹三圣寺不仅成为佛门净地,也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前来,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观音菩萨背后头的位置有个圆光环,叫什么(福建福州兴洲境三圣王由来)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