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最早产于哪个时期?
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它没有味道,也更没有南北之分。
东汉末年时期,广东碱水粽开始登场,当地人用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了略带甜味的粽子。
碱水粽除了具有独特的风味,还能储存较长的时间,可以保存大半个月。
发展到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最早的粽子出现在什么时候?
春秋战国时期。
粽子最早叫角黍。
《本草纲目》上记载:
“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之形,故曰粽。
”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