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天什么时候最冷,有许多人不了解,那么下面来看看小程对一天什么时候最冷的相关介绍。
一天什么时候最冷
1、一天中最冷的时刻是在太阳出来前,中学地理有讲这个是由于大气逆辐射的关系。
2、 因为前一个白天太阳说带来的热量,储存了一部分在大气里面,到晚上天黑,太阳不继续提供热量,大气中的热量就会慢慢的释放,慢慢减少。
3、越到晚上越冷。
4、而到了第二天早上太阳快出来之前,此时温度就到最低了,因为马上太阳出来(阴天白天太阳也在我们头顶照着,也有作用)新的热量被提供,气温也升起来了。
5、 冬天地上的霜也多是那个时候结出来的。
6、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7、地球绕日公转轨道是一个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这样在一年内、乃至在一天内,日地距离都在不停的变化之中。
8、 每年1月初,地球位于绕日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日地距离达到最小值,约为1.471亿千米。
9、 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绕日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日地距离达到最大值,约为1.521亿千米。
10、 跟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相比,日地距离在一年之内的变化差值(0.05亿千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11、那么在一天内,日地距离的变化更是微不足道了。
12、 地球上一天之内、一年之内的冷暖变化,与日地距离的远近无关,而与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有关。
13、 正午12时的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大,等量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路程最短,受到大气削弱最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也就最多。
14、同时,由于太阳高度角最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最小,单位面积地面上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因此12时太阳辐射最强。
15、 但是,正午过后,太阳辐射虽然开始减弱,但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仍多于地面辐射失去的热量,地面温度继续增高,地面辐射继续增强,气温将继续增高。
16、 随着太阳辐射继续减弱,在某一时刻,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辐射失去的热量时,也就是当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候,地面温度将达到一天内的最大值。
17、此时为午后13时左右。
18、 接下来,地面再通过辐射、对流、湍流等方式将热量传给大气,这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要等到午后14时左右,气温才达到最大值。
19、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0、地球绕日公转轨道是一个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这样在一年内、乃至在一天内,日地距离都在不停的变化之中。
21、每年1月初,地球位于绕日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日地距离达到最小值,约为1.471亿千米。
22、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绕日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日地距离达到最大值,约为1.521亿千米。
23、跟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相比,日地距离在一年之内的变化差值(0.05亿千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4、那么在一天内,日地距离的变化更是微不足道了。
25、地球上一天之内、一年之内的冷暖变化,与日地距离的远近无关,而与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有关。
26、正午12时的时候,太阳高度角最大,等量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路程最短,受到大气削弱最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也就最多。
27、同时,由于太阳高度角最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最小,单位面积地面上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因此12时太阳辐射最强。
28、但是,正午过后,太阳辐射虽然开始减弱,但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仍多于地面辐射失去的热量,地面温度继续增高,地面辐射继续增强,气温将继续增高。
29、随着太阳辐射继续减弱,在某一时刻,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辐射失去的热量时,也就是当地面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候,地面温度将达到一天内的最大值。
30、此时为午后13时左右。
31、接下来,地面再通过辐射、对流、湍流等方式将热量传给大气,这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要等到午后14时左右,气温才达到最大值。
32、凌晨4~5点最冷,所以如果到晚上会比较冷,要比白天多穿见衣服.当然中午12点以后1点到2点是最热的,这个时候就要尽量少出门,防止紫外线照射嘛~顺便再说句,由于地球的公转、自转,每天最冷和最热的时间也会有所变化。
以上就是关于一天什么时候最冷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大家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