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有许多人不了解,那么下面来看看小程对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的相关介绍。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1、初次应答 抗原初次进入机体后,经一定的潜伏期才能产生浆细胞并合成和分泌抗体。
2、在潜伏期,抗原被识别和加工,此期的特征是细胞增殖与分化,持续的时间与抗原的性质及进入机体的途径有关,例如菌苗经5-9d,血液中就有抗菌抗体出现;而类毒素则需2-3周后才合成抗毒素。
3、潜伏期之后,抗体浓度呈对数增长,进入对数增长期。
4、继而经历了稳定状态和衰退期,抗体水平迅速降低。
5、上述各期的持续时间长短都与抗原性质有密切关系。
6、 一般来讲,初次应答所产生的抗体量不多,持续时间也短。
7、TD抗原刺激机体可产生数种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如在预防接种或自然感染后,最后出现的是IgM,其消失也快,在血中字持续数周至数日。
8、其次出现的是IgG,在IgM接近消失时,IgG达高峰阶段,在血中持续时间较长。
9、IgA出现最晚,常在IgM和IgG出现两周以至1-2月后才能在血中测出,其含量也低,但持续时间亦较长。
10、2、再次应答 在第一次接受抗原刺激使机体产生一定量抗体后,数日、数月乃至数年再次接种相同抗原,开始时原抗体量稍有下降,称为负相期。
11、可能是由于一部分原有的抗体被再次进入的抗原所结合;从而暂减低了抗体,但短期内抗体量迅速增加,可比原来抗体量高数倍至数十倍,以IgG为主,在体内持续时间也长。
12、IgM很少增加。
13、 回忆反应是再次应答的特殊形式,发生在机体对抗原初次应答产生的抗体消失后,再次接触抗原物质,使已消失的抗体再度出现,并迅速达高峰。
14、这是由于原刺激在体内留下的免疫记忆细胞保留了原来的抗原信息。
15、若后来刺激的抗原与初次相同(完全相同或仅载体决定蔟相同),则为特异性回忆反应。
16、非特异性回忆反应系指第二次接触的抗原与初次不同,所引起的抗体上升是短暂的,短期内即复下降。
17、 上述规律在疾病的预防和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18、例如,初次接种疫苗须在疾病流行前数周进行,并一般应接种2次以上;应用血清学试验诊断传染病时,需在疾病初期和晚期采两份血清,以动态观察,若第二次血清抗体水平比第一次高4倍以上者,有诊断意义。
19、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初次应答:抗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后,要经过较长诱导期血清中才出现抗体,这种抗体含量低,维持时间也较短,这种反应称为初次应答。
20、2、再次应答:初次应答后,当抗体明显减少时,如果用同种抗原再次免疫机体,则抗体产生的诱导期显著缩短,抗体含量却达到初次应答的几倍到几十倍,持续时间也延长,这种反应称为再次应答。
以上就是关于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有助于大家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