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拔蚌是什么

关于象拔蚌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如下:

象拔蚌是什么有什么功效

象拔蚌(学名:Panopeaabrupta):生物名称是

太平洋潜泥蛤

,又名

皇帝蚌

、销山女神蛤,海产商品名称“象拔蚌”。两扇壳一样大,薄且脆,前端有锯齿、副壳、水管(也称为触须)。

是远东包括华人及日本人崇尚食用的高级海鲜。原产地在美国和加拿大北太平洋沿海。因其又大又多肉的虹管,很似

大象

的鼻子(象拔)被人们称为“象拔蚌”。

功效:

1、提高免疫力:蛋白质:是维持免疫机能最重要的营养素,为构成

白血球

和抗体的主要成份。

2、壮阳壮腰:促进性功能、生精助育。强精益气,提高精液质量,增强精子活力。适用于治疗

肾阳虚

所致的阳痿、腰痛、小便频数及补五脏之气不足。适用于男子性功能障碍、

遗精

、阳痿。

3、利尿消肿:能清除体

内毒素

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作用。含利尿成分,能消除体内谈斗镇水钠潴留,利尿消肿。可治疗全身水肿,小便不利等。

4、补

肾虚

:症状为“寒”,腰酸、四肢发冷、畏寒,水肿的肾阳虚。

5、祛脂降压:使血压更易控制,并使毛细管扩张,血黏度降低,微循环改善。能软化和保护血管,有降低人体中血脂和

胆固醇

的作用。

扩展资料:

象拔蚌的生活环境

象拔蚌是埋栖型贝类,生活海区的水温为3-23℃,经人工养殖3年驯化,可适应水温为0-25℃。

在水温低于25℃的时候,广东可在冬季和翌年春季进行反季节养殖,盐度为27‰-32‰,栖息底质以沙泥为主,水深3-18米,埋栖深度与个体大小有关,一般为50-80厘米。

象拔蚌苗种在壳长5-10厘米时潜沙能力很强,一般潜入只需5分钟;壳长15厘米以上即失去匍匐与潜沙能力,终生营穴居生活,不再移动,具有个体大、生长快、味道鲜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

参考资料来源含粗:

百度百科-象拔蚌

象拔蚌是什么动物

象拔蚌

是一种软体动物,学名是

太平洋潜泥蛤

,“象拔蚌”是它的商品名称。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海螂目、潜泥蛤科、

海神

蛤属。

象拔蚌是已知最大的钻穴双壳类动物,壳长约18-23厘米,水管可伸展1.3米,不能缩入壳内,体重连壳可达3.6公斤,是蛤属的大型

贝类

象拔蚌的贝壳薄而脆,两壳小,通常相等。象拔蚌水管极发达,粗状水管凳余不能完全缩入壳内,留在壳外的部分有的长达10余厘米,形如象鼻,故名象拔蚌。

象枣源滚拔蚌的水管既是它的呼吸器官,也是它的取食器官。象拔蚌通过水管吸取海水,以海水中的单细胞藻类为食,也可滤食沉积物和有裂昌机碎屑。

象拔蚌

象拔蚌是什么

象拔蚌,生物名称是悉银厅太平洋潜泥蛤,搏仔又名皇帝蚌、女神蛤,是已知最大的钻穴双壳类动物。象拔蚌壳长约18-23厘米,是蛤属的大型贝类。贝壳薄而脆,两壳小,壳面前端有锯齿状的齿,背壳的背、腹及后端有副壳,水管极发达,水管不能完全缩入壳内,留在壳外的部分有的长达10余厘米,形如象鼻,故名象拔蚌。

象拔蚌以海水中的单细胞藻类为食,也可滤食沉积物和有机碎屑。它的主要敌害是蟹、海星、蜗牛及鲽鱼等鱼类,成贝栖居于海底,有较强的保护能力。象拔蚌前4年生长较快,1龄贝壳长5-6厘米,重36-40克;2龄贝壳长8-10厘米,重200-250克;3龄贝壳长10-12厘米,重400-500克。随着年龄增长,贝壳生长渐变缓慢,但软体生长仍能继续,寿命可达100多年。

象拔蚌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东海岸。一般分成泥蚌和沙蚌两种,在沙地成长的象拔蚌颈部较白,而在泥地成长的象拔蚌颈部颜色较深。象拔蚌具有个体大、生长快、味道鲜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食用以少杂质无异味的沙蚌为上品。

象拔蚌以海水中的单细胞藻睁隐类为食,也可滤食沉积物和有机碎屑。它的主要敌害是蟹、海星、蜗牛及鲽鱼等鱼类,成贝栖居于海底,有较强的保护能力。象拔蚌具有个体大、生长快、味道鲜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需要注意的是象拔蚌内脏不能食用,因为象拔蚌内脏含有红潮毒素,可能引发食物中毒。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象拔蚌是什么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