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贴对联的风俗和讲究?(贴对联有什么习俗?)的相关内容,许多人不太了解,来看看小庆的介绍吧!
贴对联的风俗和讲究?
贴春联一般在除夕当天的中午贴,不要超过12点。要注意对联的上下联,不要贴反了。春联一般贴在大门口。屋里如果要贴,要将每个房间都贴上对联。还要注意贴上横批。
注意事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ze)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贴对联有什么习俗?
1.挂春联有讲究:过了春节春联也不随便揭下来,而且贴得越牢越好,最好能够保持一年,来年春节前再贴春联的时候,贴在旧春联的上面。正确的格式应该是,当你面对门的时候,右边是上联,左边是下联,因为当中国文字。
2.写春联讲究春联应该讲求个性化,应该把自己的感受、喜好、自己家的特点和期望都写进去。比如某家院子里有棵桃树,另一家院子里有颗枣树,都可以把这些写到春联里。
贴春联,有什么讲究么?
楹联也好,春联也罢,千百年来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形式和规矩。
一是有上下两联,字数不限,但上下联要字数相同、句型相同,还指相应部位的字要词性相同、词义相反或相关;
二是在写作时要讲究声律,一联之内平仄要交替,上下联平仄要相对。贴春联也有讲究。一般而言,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而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平声”。贴春联时,人正对着门,右手边贴上联,左手边贴下联。可别贴反了。春联还有街门对、屋门对、春条、斗方、影壁单贴、门心和抱柱等。像斗方,就可以贴在墙上。而什么春联,还要看什么人贴,比如年轻人的贴“去岁曾究千里目,今年更上一层楼”就比贴“多福多寿多子孙,日富田资日康宁”要贴切。
关于贴对联的说法?
有关于贴对联的说法,这个说法已经流传在中国有5000余年了。这种说法是最古老的,因为除夕之夜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叫年的故事,被一个老头用鞭炮可以对联吓走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那个老头吓走那个老鼠只好贴嘴唇干什么了?所以流传至今,我们都一直支持着,最年过新年
贴春联有什么讲究和原则吗?
贴春联有一定的讲究,不能乱贴,有约定成俗的惯,首先是贴横批,横批的内容从右向左念,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横批的内容从左往右念,上联贴左边,下联贴右边。
春节贴对联的讲究?
贴对联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都会贴上对联,欢欢喜喜过大年,不过大家知道吗,贴对联也是非常讲究的哦。
禁忌一:不要贴春字
在大门贴春联,记的要贴单数,单数象徵吉祥,还有家门口不要单贴「春」字,可以贴福字,因为古代,只有怡红院会在门口贴「春」字。
禁忌二:左右联勿贴错
在张贴春联时,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联贴错位置,一对春联一共有三部分组成,春联在读的时候要“从右到左”,最后读“横批”,春联的张贴,要符合传统规矩。首先要区分门的上下首。在面对大门时,右手方为上首,左手方为下首。贴春联时上联贴上首,下联贴下首。上下联不可贴反。如果贴反了就会有不吉利。
对联怎么分上下联
按字调平仄分判断对联的上下联要从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声来区分的。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即汉语发音的第三、四声),下联为平声(一般指第一、二声)。
按时序先后分一般来说,时间在前的对联贴为上联,时间在后的对联为下联。又或者说先要办的事为上联,后办的事为下联。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祥”;“小院栽花香四季,大门结彩乐全家”。
按左右方位分这是最简单的分上下联的方法。一般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这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语言习惯区分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些都是人们所熟知的语言顺序。再如,“福寿双全”,但没有“寿福双全”的说法。
按场面范围分如“年年过年年年好,月月赏月月月圆”;“一城花雨山河壮,满院春风日月辉”。从时间上来说,年比月大,从空间上来说,城比院大,也就是在时间、空间和具体事物上一般是从大到小。
禁忌三:贴春联的时间
民间有一种神话的传说:春联即为天上的神仙,当春联撕破后,就会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报告家家户户的情况,希望天神能给民间的家庭带来好运等。贴春联最好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把旧春联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运,有除旧布新的意思。
禁忌四:春联倒贴有学问
很多的朋友喜欢把字倒过来贴,例如财倒过来贴,是财到的意思,依照古礼,倒与到是同义字,所以财到过来贴,表示把财倒光光的意思。从民俗上讲,古代只在水缸、酒缸等存放东西的缸上贴「倒福」,寓意福倒不出来,表达福满之愿。像家里大门或公共场所,福字不能倒贴,否则会把福气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