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号月面探测中有哪些科学发现 科普知识

关于玉兔号月面探测中有哪些科学发现,有许多种答案。下面给大家推荐的是玉兔号月面探测中有哪些科学发现的最佳答案。如果觉得下面的观点挺有道理,麻烦各位看完之后,将本篇关于玉兔号月面探测中有哪些科学发现的文章,分享给更多人。

玉兔号月面探测中有哪些科学发现 科普知识

最佳答案:

玉兔号月球探测车在C1陨石坑周边进行了114米的地质实测,取得了丰富而珍贵的月球地质资料。由“玉兔”车携带的测月雷达探测到的数据显示,嫦娥三号着陆区表面下至少分为9层结构,这表明在那里曾有多个地质学过程发生,对于探索月球的岩浆演化历史和后期改造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月球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50摄氏度,黑夜时低至零下180摄氏度。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利用导热流体回路、隔热组件、散热面设计、电加热器、同位素热源,可耐受300摄氏度的温差。月球绕地球转一圈需要28天多,月球自转也是28天。这意味着,月球上的一昼夜相当于地球上的28天。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玉兔号月面探测中有哪些科学发现 科普知识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