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稷稻麦菽分别指什么?
黍稷稻麦菽即我国所说的“五谷”。
其中黍指糜子,种子去皮后是黄米;稷指谷子,去壳后是小米;稻指水稻和旱稻(大米);麦指小麦,可磨成面粉;菽是大豆。
菽和稷是什么?
菽:
豆类的总称,古语云:
“菽者稼最强。
古谓之尗,汉谓之豆,今字作菽。
菽者,众豆之总名。
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
”豆类制品也是中国百姓们喜欢的食物之一。
稷:
又称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
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
粟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
其茎、叶较坚硬,可以作饲料,一般只有牛能消化。
现在主食基本上不用“稷”了。
稻黍稷麦菽分别指的什么?
五谷,泛指各种粮食作物,是饮食的基础;狭义上,五谷指稻、黍(shǔ)、稷(jì)、麦、菽(shū)。
稻——日常食用的大米、糯米、黑米、紫米、红米、绿米都属于稻米。
稻米分为籼米和粳米两个亚种。
籼米细长,黏性小,适合煮饭;粳米短粗,黏性大,例如东北大米,适合熬粥。
黍——又称黍子,分为黏性和非黏性两个品种,具有黏性的黍子称为大黄米。
大黄米在两千多年前,被列为“百谷之长”。
《诗经》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指的就是大黄米。
稷——《营养科学词典》里的“稷”(亦称糜子)碾成米为稷米,可作主食,磨成面成为糜子面。
蒙古族用稷米做炒米。
而“粟”(亦称谷子)去壳后称小米。
麦——“麦”是小麦、大麦的统称,黑大麦、青稞亦属于大麦类。
小麦分软硬,硬质小麦面筋(蛋白质)含量高。
升糖指数较低的意大利面条,绝大多数是由硬质小麦制作而成。
菽——“菽”是豆类的总称,主要有黄豆、黑豆、青豆、绿豆、赤豆、芸豆、蚕豆、豌豆等。
按照营养成分的多少,可大体上将它们分为两大类:
大豆(黄豆、黑豆、青豆)、其他豆(杂豆)。
稻麦黍稷菽是指什么?
稻麦黍菽稷分别指水稻、麦类、黄米、豆类、小米。
“稻麦黍菽稷”指的是五谷,最早种植“五谷”的出现于我国商周时期。
“五谷”在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
稻梁菽中的菽指的是啥?
1菽指的是豆类作物
2稻梁菽中的菽指的是豆类作物,与稻和麦并列作为中国古代“三大粮食”之一
3豆类作物是我国常见的粮食作物之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