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崇福寺历史由来(崇福寺扫墓规定)

朔州崇福寺历史由来?

崇福寺又称大寺庙,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朔州市旧城内东街北侧,占地面积23520平方米。

寺内地势平坦,前后五重院落,始建于唐麟德二年(665年),由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敕建造,后经历朝历代不断修缮、扩建,规模愈发宏伟壮观。

寺院坐北朝南,布局严整,共有五进院落,十座殿堂。

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地藏殿、三宝殿、弥陀殿、千佛阁、观音阁等。

其中金代建筑、塑像、壁画保存完好,弥陀殿是寺内最大的建筑,殿内的匾额、塑像、壁画、雕花门窗、脊饰琉璃各具特色,有“金代五绝”之称,均为我国古建筑史上难得的珍品,被世人称之为——金代文化艺术殿堂。

除上述辉煌的殿阁建筑外,寺内还保存了木雕楼阁形佛龛,唐、辽、宋几代石雕造像和不少出土文物。

北魏奉佛的圣物——千佛石塔,通高3米左右,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塔身为台北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塔刹为崇福寺镇寺之宝。

崇福寺扫墓规定?

规定是:

在上午出发扫墓,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修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2021朔州崇福寺开放了吗?

二零二一年朔州崇福寺开放了。

崇福寺位于朔城区城内东街北侧,创建于唐麟德二年。

辽时曾作为林太师衙署,故称为林衙院。

建筑壮丽,现存山门及观音,弥陀,地藏,文殊诸佛殿。

并有藏经阁,钟鼓楼等,布局严谨,主次分明。

藏经阁位居殿前,弥陀寺是规模较大的金代建筑。

什么是唐代著名佛寺崇福寺的佛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

小雁塔

塔,是一种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建筑形式,最初是用以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的场所,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后,遂发展演变成为有着特定形式和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

常言道:

“有塔便有寺”中国早期的佛教寺院大多是以“塔”为中心的。

孤高耸天的佛塔,以它巨大超人的空间体量,打破传统古典建筑平缓坦然的空间序列,是佛陀“涅磐”神圣的象征。

小雁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荐福寺内,又称“荐福寺塔”,建于唐景龙年间,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

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朔州崇福寺历史由来(崇福寺扫墓规定)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