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功能与安装?
答:
1.自力式压力调节阀无需外加能源,能在无电无气的场所工作,既方便又节约了能源。
2.压力分段范围细且互相交叉,调节精度高。
3.压力设定值在运行期间可连续设定。
4.对阀后压力调节,阀前压力与阀后压力之比可为10:
1~10:
8。
5.橡胶膜片式检测,执行机构测精度高、动作灵敏。
6.采用压力平衡机构,使调节阀反应灵敏、控制精确。
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安装重点
1.阀在气体或低粘度液体介质中使用时,通常ZZY型自力式压力调节阀为直立安装在水平管上,当位置空间不允许时才倒装或斜装。
2.为便于现场维修及操作,调压阀四周应留有适当空间。
3.当介质为洁净气体或液体时,阀前过滤器可不安装。
4.调压阀通径过大(DN≥100时),应有固定支架当确认介质很洁净时,件3可不安装。
5.位置实在不允许时,旁通阀(手动)可以省略(我们不推荐)。
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和自力式压力控制阀的区别?
压力阀的控制信号来自阀前或阀后的压力;流量阀的控制信号来自阀内节流件的前后压差;
同一厂家做的这两种阀,外观上有可能完全一样。
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原理是什么?
1、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工作原理(阀后压力控制)工作介质的阀前压力P1经过阀芯、阀座后的节流后,变为阀后压力P2。
P2经过控制管线输入到执行器的下膜室内作用在顶盘上,产生的作用力与弹簧的反作用力相平衡,决定了阀芯、阀座的相对位置,控制阀后压力。
当阀后压力P2增加时,P2作用在顶盘上的作用力也随之增加。
此时,顶盘的作用力大于弹簧的反作用力,使阀芯关向阀座的位置,直到顶盘的作用力与弹簧的反作用力相平衡为止。
这时,阀芯与阀座的流通面积减少,流阻变大,从而使P2降为设定值。
同理,当阀后压力P2降低时,作用方向与上述相反,这就是自力式(阀后)压力调节阀的工作原理。
2、自力式压力调节阀工作原理(阀前压力控制)工作介质的阀前压力P1经过阀芯、阀座后的节流后,变为阀后压力P2。
同时P1经过控制管线输入到执行器的上膜室内作用在顶盘上,产生的作用力与弹簧的反作用力相平衡,决定了阀芯、阀座的相对位置,控制阀前压力。
当阀后压力P1增加时,P1作用在顶盘上的作用力也随之增加。
此时,顶盘的作用力大于弹簧的反作用力,使阀芯向离开阀座的方向移动,直到顶盘的作用力与弹簧的反作用力相平衡为止。
这时,阀芯与阀座的流通面积减大,流阻变小,从而使P1降为设定值。
同理,当阀后压力P1降低时,作用方向与上述相反,这就是自力式(阀前)压力调节阀的工作原理。
3、自力式温度调节阀工作原理(加热型)
温度调节阀是根据液体的不可压缩和热胀冷缩原理进行工作的。
加热用自力式温度调节阀,当被控对象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温包内液体收缩,作用在执行器推杆上的力减小,阀芯部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使阀门打开,增加蒸汽和热油等加热介质的流量,使被控对象温度上升,直到被控对象温度到了设定值时,阀关闭,阀关闭后,被控对象温度下降,阀又打开,加热介质又进入热交换器,又使温度上升,这样使被控对象温度为恒定值。
阀开度大小与被控对象实际温度和设定温度的差值有关。
4、自力式温度调节阀工作原理(冷却型)
冷却用自力式温度调节阀工作原理可参照加热用自力式温度调节阀,只是当阀芯部件在执行器与弹簧力作用下打开和关闭与温关阀相反,阀体内通过冷介质,主要应用于冷却装置中的温度控制。
5、自力式流量调节阀工作原理
被控介质输入阀后,阀前压力P1通过控制管线输入下膜室,经节流阀节流后的压力Ps输入上膜室,P1与Ps的差即△Ps=P1-Ps称为有效压力。
P1作用在膜片上产生的推力与Ps作用在膜片上产生的推力差与弹簧反力相平衡确定了阀芯与阀座的相对位置,从而确定了流经阀的流量。
当流经阀的流量增加时,即△Ps增加,结果P1、Ps分别作用在下、上膜室,使阀芯向阀座方向移动,从而改变了阀芯与阀座之间的流通面积,使Ps增加,增加后的Ps作用在膜片上的推力加上弹簧反力与P1作用在膜片上的推力在新的位置产生平衡达到控制流量的目的。
反之,同理。
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工作原理与调压范围?
当将阀前和阀后压力同时引入执行机构的气室两侧时,自力式压差调节阀可以调节调节阀两端的压力恒定,也可将安装在管道上孔板两端的压差引入薄膜执行机构的气室两侧,组成自力式流量调节阀,或用其他方式将流量检测后用自力式压差调节阀实现流量调节。
使用蒸汽场合时的操作:
从冷凝器上拧下注液口螺钉;拧松执行机构排气塞;;使用漏头通过注液口加入直至排气孔流出为止;拧紧排气塞,继续注水直至溢出注液口;拧紧注液口螺钉;缓慢开启调节阀前后截止阀;调整压力调节盘,并观察压力表示值达到要求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