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乡会桥介绍(余杭河的由来)

建水乡会桥介绍?

建水乡会桥是云南省建水县的一座古桥,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桥梁”。

该桥始建于明代,历经多次修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明清时期,建水乡会桥作为商贸交通要道,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枢纽之一。

其独特的穹顶式造型和华丽的建筑装饰,融合了汉、滇、白等各个民族建筑风格,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此外,建水乡会桥还是当地人民生活、交流、传统文化等的重要场所。

余杭河的由来?

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张士诚自武林港至江涨桥新开运河,使余杭塘河与京杭运河直线沟通,提高了余杭塘河的航道作用。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选石筑余杭东关至文昌阁堤塘于道左。

翌年疏浚,上及石门,疏南渠河之浅阻以通商舟,开木竹河之湮淤以溉田。

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航道宽度达4米,可通小船。

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余杭港埠物资集散量增加,较大吨位的木帆船陆续驶抵余杭,古航道卖鱼桥段河道狭窄,时碍航行,除航船和小吨位船舶继续行驶观音桥、卖鱼桥航线外,航道走向改由余杭经仓前、女儿桥至杨家桥,北折过杨家桥绕三墩文星阁,东向经祥符桥,东南出小河惠安桥至大关桥进入运河。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建水乡会桥介绍(余杭河的由来)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