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主要危害(破坏臭氧层的三大元凶)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主要危害?

1原因

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

氯氟烃是一种人造化学物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氯氟烃大量用作气溶胶、制冷剂、发泡剂、化工溶剂等。

另外,哈龙类物质(用于灭火器)、氮氧化物也会造成臭氧层的损耗。

2臭氧层被破后的危害

1、臭氧层被大量损耗后,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B明显增加,给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的危害,主要对陆生植物、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化学循环、材料、以及对流层大气组成和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2、给人类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臭氧量的减少、臭氧层的被破坏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量增加,其中UV-B紫外线波段增加更多。

破坏臭氧层的三大元凶?

臭氧层破坏的三大元凶:

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

臭氧层的保护:

发展中国家必须于2005年之前将氟氯烃的排放量冻结在1995-1997年的平均数量上,而发达国家已于1996年间基本停止使用这些消耗臭氧层的主要物质。

因此,必须积极寻找新的制冷工质来代替氯氟烃类物质,世界各国已经进行了许多新的尝试,主要是应用两类制冷剂和确定三个发展方向。

两类制冷剂为混合制冷剂和单一制冷剂,三个发展方向是使用HCFC,HFC及天然工质。

HFC是氢氟碳物质,其典型代表是单一工质R134a和混合工质R407c,这种物质的臭氧破坏指数ODP值为0。

HCFC是氢氯氟碳物质,其典型代表是R22,其ODP值为0.05。

天然工质的典型代表为氨、CO2和碳氢类物质,如R600等。

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您好,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氯氟烃类化学物质,例如氯氟烃(CFCs)、卤代烷(HCFCs)和溴代烷(Bromine)等。

这些化学物质被释放到大气中后,被紫外线分解,释放出氯(Cl)、氟(F)和溴(Br)等元素,这些元素与臭氧分子反应,导致臭氧层破坏。

此外,温室气体的排放也会导致气候变化,进一步影响臭氧层。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主要危害(破坏臭氧层的三大元凶)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