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快书代表作品(山东快书的艺术特点)

山东快书代表作品?

山东快书是一种韵诵体的说唱形式,大约产生于清代咸丰年间。

先是流行于山东西北部农村,以后传至鲁中,以至全国各地,成为一种颇有影响的曲艺形式。

山东快书原来因其所唱主要节目《武松传》,主要人物武松排行第二而又个头高大,所以曾名之为“说武老二的”,“说大个子的”。

又因其用竹板伴奏,叫过“竹板快书”。

因为表演风趣幽默,也叫过“滑稽快书”。

在长期的演化形成过程中,书词曾染有某些粗俗的“荤口”。

后净化了书词,提高了表演艺术,渐由农村进入城市。

山东快书的艺术特点?

山东快书是由一个人表演、用山东方言演唱的一种曲艺形式。

山东快书的语言特点是山东快书语言诙谐流利、合辙押韵、刚柔兼备,演唱时必须掌握山东方言。

山东方言的发音与普通话之间有个基本规律,即普通话的一声字它变二声,普通话的二声字它变四声,普通话的三声字它变一声,普通话的四声字它变三声。

如普通话:

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

山东快书泰斗?

高元钧【1916-1993.3.3】原名高金山,河南省宁陵县和庄村人,7岁随兄流落江湖卖唱,14岁在南京怡和堂露天杂耍园子拜民间“说武老二的”名家戚永立为师,学艺三年。

高元钧在艺术上造诣精深,不保守、善钻研。

坚持创新、不断改革,并且能够在保持山东快书艺术规律的前提下,采众家之长为我所有,形成了亲切朴实、口风甜脆、重说重做、擅抖[抖“包袱”]、擅模拟的技法,能使其表演雄壮洒脱、形神兼备、声情并茂、刚柔相济、富含喜剧色彩、乡土味浓,被誉为“一人多角,快书戏做”的“高派”山东快书艺术风格。

金文声辈分?

金文声在山东快书门里辈分颇高,他是“永”字辈,与傅永昌、戚永力、邱永春、杜永顺等人皆为同辈。

其中,戚永力是山东快书一代宗师高元钧的师父。

高元钧是1916年生人,比金文声大十四岁,但从辈分上论却要叫金文声一声“师叔”。

金文声是郭德纲公开承认的评书门师傅。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山东快书代表作品(山东快书的艺术特点)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