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艾糍粑的做法?
主料:
糯米粉300g
辅料:
面包糠适量
艾草100g
炸粉10-20g
鸡蛋1只
调料:
白砂糖50g
食用油适量
食用碱3g
做法:
1.艾草
2.一根一根的摘,采回来清洗干净。
3.放开水锅中,加3克食用碱。
4.焯水也可以,最好是煮至艾草梗子用手一捏就能捏烂。
5.捞出投凉。
6.稍微挤下水放料理机中打成泥。
7.将艾草泥放糯米粉中加白糖混合,揉成团,如果太干就加适量清水。
8.可以在粉团中加一匙食用油一起揉,做出来更柔韧光滑。
9.揉成光滑的粉团。
10.取大概20克左右粉团搓圆。
11.将粉团放炸粉中裹上一层薄薄的炸粉。
12.鸡蛋打散打匀,将粉团放蛋液里面蘸一层蛋液。
13.放面包糠中,一边粘一层面包糠,一边轻轻按压粉团。
14.将粉团均匀裹上面包糠
15.黄色面包糠,裹好面包糠后稍微将面包糠压成饼状。
16.锅中放少许食用油烧至七八热,放入裹好面包糠的粉团小火炸。
17.炸至艾草糕开始鼓起来基本上就炸好了。
18.沥干油份装盘即可
艾糍粑(艾馍)的历史?
由来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
没有抓到陈太平,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
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
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
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
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
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
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
熟艾糍粑的做法?
把艾叶洗干净,打成汁,用来和跟糯米粉一起和
艾糍粑的由来?
艾糍粑民间常于清明前后采摘嫩苗煮熟,揉入米粉中做糕团,香糯可口。
南方的艾糍粑用艾叶的嫩苗煮出墨绿色的叶汁,与糯米粉搅拌在一起和成团,摘下菠萝蜜的叶子当碟子,根据口味的不同还可放芝麻馅,可清蒸也可以油炸,味道鲜美,入口香甜。
【艾叶糯米糍】——特点:
香甜软糯,有一股清香味,好吃得停不下来
【所用食材】艾叶一斤,糯米粉700克,花生,红糖
【调料】食盐、食用油
【用具】竹壳(也可用香蕉叶、大菜叶子)
——开始制作——
步骤一:
先开始准备我们的花生馅,准备口无水无油的锅,倒进一斤的花生米去,先用中小火不停的炒热花生,再转最小火再不停的炒制花生,大概炒了十分钟,花生叭叭向的时候,用手一搓花生衣,能搓得掉就可以关火,再翻炒至稍凉点就可以倒出大碗里放凉。
放凉后把花生衣搓干净,把花生米倒入料理机中慢慢的打碎成馅,再倒出大碗里,依个人口味对甜的要求加入红糖拌匀备用。
步骤二:
因为艾叶是野生的,没经过人工管理,所以在摘艾叶的时候会有很多泥沙和杂草之类的,我们就要把艾叶彻底的清理干净,清洗上更要多清洗几遍,以保证艾叶无沙无杂草,不然非常影响颜色和口感。
洗完艾草后,锅内烧开水,加点盐和食用油防止艾草发黄,再把艾草倒进去焯软即可捞起放进料理机中打成艾汁备用。
若水不够,可以加点焯艾叶的水进去打。
步骤三:
取个祖传的青花瓷大碗,倒入糯米粉,打出来的艾汁还是很烫的,边倒艾法边搅拌,最后下面和面柔软适中的面团,封上保鲜膜醒半个小时即可。
步骤四:
醒好的糯米团用手揪一个挤子,搓圆再弄成窝窝状,装入适量的花生馅,再用虎口收紧搓圆,记得用虎口收紧实,这样的口感会更好哟!
步骤五:
艾糍全部做完后,把它一个个的装进竹壳里,(我家乡一直沿着传统的做法就是用竹壳蒸糍粑的),再放进蒸屉里,锅内烧开水,把艾糍放上去隔水大火蒸10分钟关火,为了防止艾糍回缩,静待三分钟后再开盖食出来吃。
香甜软糯的艾叶糍粑就制作完成,给分居分了几个,可高兴坏邻居了,因为她家不会做,想吃外面还没得卖的。
下面给大家分享下几个小贴士需要注意的地方!
小贴士:
1、艾叶现在这月份很娇嫩,所以在焯的时候要加点盐和食用油去焯,这样艾叶就不会发黄了。
2、花生馅加的糖必须是红糖,因为红糖和艾叶的性质一样是温补性的,千万不能加白糖哟!
3、和糯米粉的时候一定是要热开水和,这样和出来的粉团黏性才高,包糍的时候又好包,成品出来也更好吃。
龙州艾糍粑做法?
做法如下:
食材:
1.半斤糯米粉
2.艾草
3.椰糖
4.红薯
5.椰浆
做法:
1.将艾草用清水泡软,放到锅里煮沸15分钟
2.待水变成浅绿色,再加上椰糖,调入适量的椰浆
3.将红薯蒸熟,压成泥状
4.将糯米粉倒入碗中,慢慢搅拌入龙州艾茸汤中,搅拌均匀
5.取适量的糯米粉搓成小球,将中间挖空,塞入红薯泥后抹平
6.将做好的艾糍粑蒸熟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