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瓜子是什么(海瓜子是什么)

海瓜子是什么?

海瓜子因其形状大小似瓜子而得名,学名梅蛤,也称“虹彩明樱蛤”、“扁蛤”。

海瓜子美食海瓜子贝壳呈长卵形,长仅2厘米,壳极薄而易碎,表面灰白略带肉红色,常潜于泥涂中约5至6厘米处。

肉肥,盛产于梅季。

古人有《咏海瓜子》的诗写道:

冰盘推出碎玻璃,半杂青葱半带泥。

莫笑老婆牙齿轮,梅花片片磕瓠犀。

海瓜子捕获时,多含泥沙,须在淡盐水中浸养半日,待海瓜子泥沙吐尽,洗净备用。

待沥尽水分,在锅中加少量食油,猛火热炒,放少许葱末、姜片、盐或酱油,炒至海瓜子薄壳弹开即可装盆食用。

肉细嫩,味极鲜,是佐酒佳肴。

海瓜子是什么?

是寻氏肌蛤。

这是一种贝类海产品,是一种浅色的小蛤蜊,贝壳小,略呈三角形,壳长17-24mm,壳高约为9-12mm,壳高略大于壳宽6-8mm。

壳薄而透明。

壳顶位于近前端背侧,至最前端的距离约为饺合部的1/4。

腹缘直,中部微向内凹,两壳极膨胀,壳表面为黄褐色或绿褐色,自壳顶至后缘有棕色或紫褐色放射纹及波状花纹。

壳内面灰白色,具珍珠光泽。

海瓜子学名又叫什么?

学名:

寻氏肌蛤(Musculussenhousei)。

亦称海瓜子或薄壳,是贝类海产品,是一种浅色的小蛤蜊,贝壳小,略呈三角形,壳长17-24mm,壳高约为9-12mm,壳高略大于壳宽6-8mm。

壳薄而透明。

壳顶位于近前端背侧,至最前端的距离约为饺合部的1/4。

腹缘直,中部微向内凹,两壳极膨胀,壳表面为黄褐色或绿褐色,自壳顶至后缘有棕色或紫褐色放射纹及波状花纹。

壳内面灰白色,具珍珠光泽。

生活于盐度较高的外湾或岛屿的滩涂中,群聚生活,每年8-9月产卵繁殖。

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沿海人野生食用贝类之一。

分布于太平洋东西两岸。

广泛分布于中国南北沿海的滩涂上。

海瓜子鱼是什么鱼?

海瓜子鱼不是鱼类,是贝类

海瓜子是常见的一种食用贝类,学名寻氏肌蛤,别称薄壳、梅蛤、扁蛤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软体动物门、双壳纲、贻贝目、贻贝科、肌蛤属软体动物,广泛分布于太平洋东西两岸,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海瓜子贝壳小、略呈三角形,壳薄、透明,壳顶位于近前端背侧,腹缘直,中部微向内凹,足丝孔不明显,后缘圆形,两壳极膨胀,生长线和放射肋细而均匀,壳表面黄褐色或绿褐色

三种海瓜子的区别?

我们所知道的三种海瓜子区别在于颜色和大小,第一种海瓜子是粉红色,带有一点彩色的海瓜子,他的个头非常小,味道是最好的颜色,也是淡粉色,还有一种海瓜子成为薄壳米,是青绿色的个头,稍微大一些,有一个成年人的指甲盖那么大,味道也差一点,没有那么鲜美,还有一种则是白色的海瓜子,他是比较少见的,但是价格也比较贵

海瓜子是海鲜吗?

海瓜子是一种海鲜,是一种软体动物,属于贝类中的蛤蜊科。

它们通常生长在沿海的泥滩和沙滩上,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贝类。

海瓜子的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是许多人喜欢的美食。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海瓜子是什么(海瓜子是什么)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