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故事端午节来历(端午节数学小故事)

屈原的故事端午节来历?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数学小故事?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学校放假,妈妈很早就起床了,等我起来一看妈妈在包粽子,我好奇地问:

“妈妈今天为什么要包粽子?”妈妈告诉我,因为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人们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每年的端午节都要吃粽子,我明白呢,妈妈很快就包完了,要我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我两个两个地数,一下就数完了,共有46个,妈妈说:

五斤糯米包了46个粽子,你估计一下,一个粽子要5角钱,46个要多少钱呢,我想到了数学老师叫我们购物,两个粽子要一元钱,20个粽子就是10元钱,那40个就是20元,还有6个就要3元。

我把结果告诉妈妈,一共要23元,妈妈笑着说:

你算对了,我只花了13元钱,你说我们自己做比买粽子要便宜多少钱?23-13=10元,妈妈夸奖我的数学学得真好!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屈原的故事端午节来历(端午节数学小故事)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