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的四联分别叫做什么?
律诗四联指的是律诗有四联,这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其中首联也叫起联,尾联也叫结联。
其中“颈联”“颔联”要对偶。
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律诗的容量比绝句增加了一倍,所以可写更多的事或景,可抒发更多更细致的情感。
“它散中有整,常中有变,对仗工整,内容充实”;“五律显得简短,朴直,有力,七律显得畅达,悠扬,纡徐。
律诗既讲平仄,押韵,又讲对仗,故写作较难。
”
扩展资料
律诗的发展背景
律诗是唐代及其以后流行的一种诗歌体裁。
律诗总共会有八句,七言律诗共有56字,五言律诗则有40字。
其格律十分严格,按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五言律诗一句有五个字,七言律诗一句则有七个字;按篇幅长短,可分为一般“律诗”和“排律”(或称为长律)。
除了五言律诗及七言律诗外,还存在一种特别的律诗,称为小律、三韵律诗,或三韵小律。
律诗在押韵方面上,第二、四、六、八句须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第三、五、七句不可押韵。
南北朝文学作品注重对偶和平仄,对律诗的发展影响深远。
南齐永明之世,周颙和沈约创四声八病之说。
影响所及,当时诗人作诗讲究声律,世称“永明体”,这是由古体诗演变到近体诗的重要桥梁。
七言律诗分几联?
七言律诗分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两句,共八句。
近体诗的一种,每首八句,分为四联,分别是哪些?
律诗共8句,分为四联:
首联(1、2句)、颔联(3、4句)、颈联(5、6句)和尾联(7、8句)。
首联和尾联不要求对仗,颔联和颈联要求对仗。
四言律诗押韵规则?
四言绝句也叫四言体,是指基本或全部由四字组成的四字句写成的诗(文),限于古体诗文中,对平仄、对仗、用韵等要求不严格,可用平声韵也可以用仄声韵,可以换韵,盛行于西周时期。
属于古体诗的范畴。
《诗经》中广泛采用这种诗体,如国风中的《桃夭》、《葛生》。
绝句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其中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六言绝句较为少见。
四句一绝,这个观念是自然形成的,从《诗经》以来,绝大多数诗都是以四句为一个段落。
《诗经》里的诗,大多数是四言四句,古人称为“一章”。
汉魏时代的诗,以四句为全篇的很少,故没有必要把四句的诗定一个诗体名词,即四句一绝还没有成为规格。
律诗的结构?
律诗通常指的是四联八句,如果超出四联八句的,则称为排律。
律诗的结构通常情况下是首联两句起,颔联两句承,颈联为转,尾联为合。
在这四联中,中间两联要求要对仗。
但这只是通常要求,作者可以根据创作的需要调整起承转合的位置,但中间两联对仗则是一定要的。
当然也有人说李白某首诗,并未对仗,但也是律诗,这样的情况只是极个别现象,不是普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