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身世

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传说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

俞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俞伯牙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魏魏乎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流水”钟子期死,俞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身世?

俞伯牙,春秋时代的琴师。

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故被人尊为“琴仙”。

现在的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伯牙的作品。

后人以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为题材还创作了琴歌《伯牙吊子期》。

相传春秋时,俞伯牙善鼓琴。

钟子期,前387(公元)-前299(公元)名徽,字子期。

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

历史上记载伯牙探亲回国时,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正巧遇见,感叹说:

“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

”因兴趣相投,两人就成了至交。

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生不再鼓琴。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身世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