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踪拳技击口诀(正宗迷踪拳全拳谱)

迷踪拳技击口诀?

迷踪拳技击有个八字口诀也称八字秘诀,即抱、靠、填、粘、卷、提、挎、掸。

这八个字实则是用力的八种方法,也称八劲。

抱:

抱,即全身呈现紧缩合抱状局部抱。

靠:

靠,即我以身体某一点,撞击对方要害部位。

填:

填,指填堵对方的空隙,是避开对手进攻锋芒时,快速对其空当进行攻击,即一种防守反击。

粘:

粘,指在交手时运用四肢,借敌之动力而“粘”之,或进或退,或揉或搓,使其进不得进,脱不得脱。

卷:

卷,即臂腿盘旋,辗转缠绕,用于擒拿技术。

提:

提,是一种向上的牵动劲,如托、举、拔、搬、掀,均属此劲。

挎:

挎劲是一种勾挂力。

掸:

掸劲多用于手、足、臂的防守或快速攻击。

正宗迷踪拳全拳谱?

、蛟龙潜出水

2、猛虎硬靠山

3、金豹巧调尾

4、狮子惊摆头

5、野马急奔槽

6、老僧双推门

7、顺手牵牛羊

8、立地冲天炮

9、横担铁门闩

10、迎宾送归客

11、灵童跳跺脚

第二段

12、浪子急回头

13、单峰猛贯耳

14、狮子大张口

15、仙童扫踢腿

16、阎王撩踢脚

17、推窗望明月

18、劈山震碎石

19、平地起惊雷

20、拙童巧拗别

21、迎门三不顾

22、连环贯击耳

第三段

23、王小暗捣肘

24、金刚力推碑

25、霸王强摘盔

26、猛虎滚身捶

27、神猴反托撩

28、游龙灵转头

29、二龙共抢珠

30、凤凰双展翅

第四段

31、黄莺双抱爪

32、渔翁紧抱鱼

33、雄鹰急展翅

34、壮夫双推磨

35、拐李强赠膝

36、黄龙反撩爪

37、顺水拥行舟

38、卧牛狠蹬蹄

39、阎王倒砸肘

40、猿猴灵倒撵

41、钟馗硬趟鬼

42、道翁揉挎肘

第五段

43、仙鹤轻亮翅

44、游龙巧戏水

45、神童勾踹腿

46、倒蹬紫金冠

47、青龙前探爪

48、叶底暗藏花

49、苍鹰蹬踹腿

50、磨腕叉盘花

51、罗汉狠撞膝

52、牧童仿顶牛

第六段

53、凤凰三点头

54、夜叉勇探海

55、玩猴偷摘桃

56、霸王硬挑踹

57、进步双撩衣

58、白猿倒撩挂

59、海底捞月亮

60、仙人忙出洞

61、走马巧活挟

62、快马又加鞭

63、金鸡猛抖翎

64、黄龙灵转身

收势

迷踪拳”是怎样的拳术,厉害吗?

迷踪拳、咏春拳各有特色,取决于练习的功力。

迷踪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代表,出自少林寺。

其特点是动作轻灵敏捷,灵活多变,讲究腰腿功,脚下厚实,功架端正,发力充足。

咏春拳是以“中线理论”等理论基础为内容、而颇具特色的南拳拳术,强调使用正确的观念、意识及思维方式,来导出肢体的灵活应用。

功夫的好坏取决于练习者的应用,迷踪拳属于长拳击,中远距离好使用,咏春是贴身短拳,宜近身格斗。

迷踪拳失传的原因?

没有失传,目前还有。

迷宗拳又称燕青拳、迷踪拳、猊宗拳、迷宗艺。

一种汉族传统拳术。

有关此拳起源的传说颇多。

或称创自宋代燕青。

故名“燕青拳”;或说燕青雪夜逃往梁山,一边前行,一边以树枝扫去足迹。

后世取此意遂以“迷宗”名其拳;或说燕青之拳学自耍猴人“半夜仙”。

其拳是取猊宗猴灵敏善跃的特点编成,故名猊宗拳;或说此拳是取各家招法编成,难明其宗,故名迷宗拳。

这些传说多无史料凭据。

拳械套路有三十六路,有“迷踪三十六,艺成天下行”的说法。

迷踪拳真的有吗?

迷踪拳没有失传,那些只是电视作品的说法.霍元甲把迷踪拳传给他的徒弟刘振声,现在霍家还有迷踪拳的拳谱.现在还能在上海找到迷踪拳的传人.另外迷踪拳不是霍元甲创的,迷踪拳有几个流派.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迷踪拳技击口诀(正宗迷踪拳全拳谱)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