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粑的正确吃法?
原料:
糯米、清明菜、油。
步骤:
第1步、用冷水将糯米浸泡24小时后沥干水分。

第2步、清明菜洗净备用。

第3步、在容器中倒入浸泡好的糯米,将清明菜放在糯米上面,一起蒸3小时以上。

第4步、蒸熟后取出。

第5步、将糯米饭和清明菜一起倒入粑槽中,用粑锤捶打成米粑。

第6步、捶成米粑后,揉成大小适中的扁圆形。

第7步、揉成饼,清明粑就做好了,放置一晚上即可定型。

第8步、锅中起油,放入清明粑煎至两面金黄。

第9步、煎好后捞出即可。
清明粑和青团的区别?
由于清明粑与青团都是在清明节前后的食物,许多不了解的人总会误以为清明粑就是青团,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清明粑,又叫黄草粑,是一道特色传统小吃,流行于贵州及浙江西南等地区。
皮为糯面加上一种叫清明菜的野菜,馅是由野葱、榨菜和腊肉丁等混在一起炒熟而成,上笼屉蒸熟以后即可食用。
对于当地人来说,清明节吃清明粑不仅是习俗,还是一种寄托。
青团,碧青油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从色彩到口感都有着春天的气味,是清明时节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时令食品。
青色,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吃在嘴里更是清香滑糯。
清明粿是什么?
清明粿,又名青团、菠菠粿(福州)、清明粑(江西)、清明菜粑粑(四川),蒿子粑(安徽)、艾果等,是中国南方各省汉族特色食品之一。
清明粿作为清明节的重要食俗与节日本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清明粿最初是寒食节的食俗,后因清明节与寒食节的发展,被赋予了清明节。
最初的寒食节食俗只是最普通的麦粥,后来才慢慢多样化,青团的历史记载仅以现有材料来看,可以追溯南朝梁代。
清明粑热量?
清明粑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食品,它是由糯米、糯米粉和其他材料制成的,口感非常香甜。
清明粑的热量主要来自糯米,每100克糯米热量为360千卡,而清明粑的热量则取决于添加的其他材料,如糖、豆浆、芝麻等,这些材料的热量也会增加清明粑的热量。
一般来说,清明粑的热量在400-500千卡之间,取决于添加的其他材料。
清明粑有很多种口味,比如芝麻、花生、红豆、芋头、糖等,每种口味的热量也不同,具体热量可以根据添加的其他材料来计算。
此外,清明粑还可以添加一些蔬菜,比如胡萝卜、芹菜、豆芽等,这些蔬菜的热量很低,可以降低清明粑的热量,增加营养价值。
清明粑做法脆绿可口?
1.先将清明菜择去杂质,用清水抓掏干净,控去水份。
2.烧少许清水,水量能没(mo)过清明菜就行,水开后把清明菜放入焯一下,捞出来用滤网摊凉备用,(注:
放少量开水焯,是因为要留下原汁一会和面,直接用原汁口感更完美)
3.捞出摊凉的清明菜,把菜的原汁挤回之前焯的水里,然后改刀切碎。
4.糯米粉加入白砂糖拌匀(个人觉得粉里加入糖让饼皮稍有甜味更好吃),烧一些开水,慢慢加入糯米粉中,边加边用筷子拌匀,加开水揉面让后续易包,饼皮还不容易裂开。
5.把糯米粉揉搓均匀,稍微放凉一下。
6.下等份的剂子,就可以包入引子馅了(引子馅在我的菜谱里有做法),我这里分做了8个坯子。
7.坯子拍一些干糯米粉就不会粘连在底部了。
8.用不粘平底锅开烙了,在锅底放薄薄的一点植物油,放入坯子,一定要用小火慢慢烙至两面微黄,待清明粑开始膨胀了,就可以出锅了。
9.清明粑出锅了。
清明粑水和粉的比例?
1、主料:
糯米粉200克、粘米粉60克、挤干水分的艾草100克。
2、辅料:
豆沙馅适量、50度左右温水适量、食用碱适量。
3、焯水加点食用碱,煮至艾草熟透,放冷水中浸泡一会儿。
4、挤干水分剁成碎末。
5、糯米粉中加入粘米粉。
6、加入艾草碎末。
7、加入50度左右的温水。
8、揉成光滑面团,醒面20分钟。
9、醒面后揉成长条切小剂子。
10、做成一个窝状放入馅料。
11、用虎口包紧面团。
12、搓成鸭蛋形状。
13、上锅水开蒸8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