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兰汤的由来?
沐兰汤是端午节时期的一种沐浴方式,起源很早。
《大戴礼记·夏小正》:
“(五月)蓄兰为沐浴。
”
即每逢五月初五日,人们将兰花入水熬煮成洗澡水,据说浴后可以避邪祛病。
屈原《九歌·云中君》中就有“蕙肴蒸兮兰藉,浴兰汤兮沐芳”的句子,可见沐兰汤的习俗由来已久。
由于端午节要“蓄兰为沐”,故所以人们又将“沐兰节”作为端午节的别称,沐兰节亦作“沐兰令节”。
浴兰汤里面都有什么?
浴兰汤的药草有:
石菖蒲、艾叶、凤仙、白玉兰、柏叶、大风根、桃叶、佩兰、忍冬藤、野菊花、薄荷、桑叶、桑枝、柳树叶、缬草等。
浴兰汤,是西汉末礼学家戴德著作《大戴礼记》记载的古俗。
但这里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
《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
《荆楚岁时记》:
“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
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兜粽香沐兰汤是什么意思?
把香甜的粽子兜起来,用兰花泡的热水沐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