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顾炎武(顾炎武剃发了吗)

一分钟了解顾炎武?

顾炎武(本名顾绛,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字忠清、宁人,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清学开创者,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其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经史百家及音韵训诂之学等都有研究。

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

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

顾炎武剃发了吗?

没有。

光看现在留下来,顾炎武的头像就可以知道。

在清朝入关之后,实行“留发不留头”的断发政策之时,顾炎武仍然没有剃发,已经表明了他对清廷的反抗。

尽管后来凭借他一个人的力量,不可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他也尽量的维护自己的民族气节。

顾炎武临终遗言?

养母王氏闻变绝食,临终遗言炎武:“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

要他永远“不仕贰姓”,做一个志节高尚的人。

清廷中有人极力引荐顾炎武,但顾炎武毕竟不是一般的书生,他严词拒绝说:

“如果一定相逼,必将以死相报。

顾炎武为什么又叫顾亭林?

因为顾炎武别号亭林,后世称为亭林先生。

明朝灭亡以后改名炎武,他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祖先世代明朝为官,到了他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然中落。

顾炎武从十岁起,就跟随祖父读书并受到过比较严格的儒家教育,特别是他的嗣母王氏和他讲过很多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故事,深深熏陶了他的心灵。

这些对于他以后人格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一分钟了解顾炎武(顾炎武剃发了吗)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