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制氧方法的优缺点?
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优点:
能产生较为稳定的气流,反应速率适中,危险小.缺点:
原料价格高,氧元素利用率低,反应装置复杂,操作不当容易引起试管炸裂,固体废弃物对环境有负面影响.
2、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优点:
氧元素利用率高,分解过程中无粉末飞扬.缺点:
原料价格高,反应装置复杂,操作不当容易引起试管炸裂,固体废弃物对环境有负面影响,制取的氧气中混有较多氯气而有异味等.
3、常温过氧化氢+二氧化锰优点:
反应时两种药品可以分放在不同容器中,通过控制液体的滴入速率控制反应速率,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产物是水,对环境无害.实验中不使用酒精灯,危险小.缺点:
氧元素利用率低
制氧片用法?
把活性氧片放置在需要消毒的表面上,只需等待即可,不需要拭去。
若有污渍積存,可通過毛巾拭去污渍即可。
一些表面如膠面要先清潔乾淨,再把活性氧片放置,以便更好地消毒。
制氧的原理?
利用分子筛对特定气体的吸附和释放能力的不同而进行气体分离。
吸附和释放单一气体的大小在不同压力变化下有所降低或增加,如在高压状态下,分子筛对单一气体的吸附容量增大;在低压情况下,其释放气体的量增大。
分子筛通过反复对气体的吸附与释放而得到氧气。
制作氧气的三种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三种反应,反应原理如下: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
2KClO3=(MnO2)2KCl+3O2↑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2H2O=2H2↑+O2↑
反应原理:
1、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
验满:
(用排水法收集)如果集气瓶口有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检验: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发生装置:
由于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所以选择加热固体制备气体的装置。
收集装置:
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步骤:
①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
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并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
③定: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点:
点燃酒精灯,试管均匀受热后,就使酒精灯固定在试管底部加热。
⑤收:
根据所选的收集装置来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⑥移:
把导管移出水槽。
⑦熄:
熄灭酒精灯。
验满:
(用排水法收集)如果集气瓶口有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检验: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制氧的要求是什么?
验室制氧气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实验,我们在实验室制氧气应注意些什么?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实验室制氧气的要点吧。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和物或高锰酸钾都可制得氧气。
这是利用固体反应物受热分解制气的一类反应。
制氧时,一般的说,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要检查气体发生装置是否漏气;
(二〉要检查药品是否纯净。
因为氯酸钾和高锰酸钾都是强氧化剂,如混入易燃的杂质(炭粉、纸屑及其他衙机物等),加热吋可能发生爆炸。
检査的方法是:
取少量氯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和物放入试管里加热,如果只发生熔化现象而不发生轻微的爆炸和火星,这样的氯酸钾就可以应用。
用作催化剂的Mn02,在实验前也应进行焙烧,除去其中的易燃物质。
如果要研细粗颗粒时,可放在研钵甩用洁净的角匙压碎,千万不要研磨,更不能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和研磨。
(三)安装仪器时,试管口稍向下倾斜,防止因加热时药品里的湿存水变成水蒸气,到管口处冷凝成水滴而倒流,致使试管破裂。
(四)加热时的操作:
首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把灯焰对准药物的前部加热,待气体流速减慢时,再将灯焰逐渐移至试管胲部,这样可避免未反应的药物被气流冲散或随气流进入集气瓶内。
(五)气体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取出水面,然后冉撤去酒精灯,这样可避免因制氧试管内气压减小而使水进入试管内,引起试管发生炸裂。
氧气制取的四个公式?
初中制取氧气的四个化学方程式如下:
1、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
2H2O2=MnO2=2H2O+O2↑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KClO3=MnO2△=2KCl+3O2↑3、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K2MnO4+MnO2+O2↑4、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2O=通电=2H2↑+O2↑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的学习有帮助!